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9页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9-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设计第16-17页
     ·主要创新点第16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7-27页
   ·古代中国的和平思想第17-22页
     ·儒家有“秩序”的和平思想第17-19页
     ·墨家“非攻”及博爱的和平思想.第19-20页
     ·道家天人合一的和平思想第20-22页
   ·古代与近代西方和平思想第22-27页
     ·亚里士多德“公正”与“中庸”的和平思想第22-24页
     ·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第24-27页
第三章 马克思列宁的和平思想第27-3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思想第27-31页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思想的存在基础第27-29页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思想的基本观点第29-30页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思想的最高境界第30-31页
   ·列宁的和平思想第31-35页
     ·和平共处思想的提出第31-33页
     ·和平共处思想的意义第33-35页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第35-53页
   ·毛泽东的和平思想第35-39页
     ·毛泽东的政治和平思想第35-36页
     ·毛泽东的军事和平思想第36-37页
     ·毛泽东的外交和平思想第37-39页
   ·邓小平的和平思想第39-43页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第40-41页
     ·争取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第41-42页
     ·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第42-43页
   ·江泽民的和平思想第43-47页
     ·世界多样性思想的阐述第43-44页
     ·营造和平环境的新安全观第44-46页
     ·江泽民的外交和平思想第46-47页
   ·胡锦涛的和平思想第47-53页
     ·和平崛起的提出第47-49页
     ·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与确立第49-50页
     ·建设“和谐世界”科学理念的提出第50-53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发展轨迹的理论思考.第53-65页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转折第53-56页
     ·由和平为辅到和平为主的转变第53-55页
     ·由和平过渡到和平建设的转变第55-56页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转折的原因分析第56-61页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和平环境第56-57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和平协作的时代主流第57-58页
     ·文化的多元化带来了政治的多极性第58-59页
     ·科技革命导致了战争的社会功能的转变第59-61页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发展趋势分析第61-65页
     ·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的规律性第61-62页
     ·人类社会由单一和平走向全方位和平第62-63页
     ·和平主体积极为和平的实现而努力第63-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警机动部队初级指挥干部能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FRM的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偏振噪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