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企业信用评级的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信用评级起源 | 第13-14页 |
·信用评级主要方法与模型综述 | 第14-21页 |
·专家评估法 | 第15-16页 |
·Z模型和Zeta模型 | 第16-18页 |
·财务比率分析法 | 第18-19页 |
·结构化模型 | 第19-20页 |
·人工智能模型 | 第20页 |
·穆迪、标准-普尔外部评级方法 | 第20-21页 |
·国内信用评级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 | 第24-51页 |
·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现状 | 第24-27页 |
·国外信用评级现状 | 第24-25页 |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概要 | 第27页 |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7-31页 |
·信用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40页 |
·权重确定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 第32-33页 |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33-34页 |
·选取标度 | 第34页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34-36页 |
·权重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权重计算 | 第37-39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9-40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40-50页 |
·确定评语集 | 第40-42页 |
·确定指标权重集 | 第42-43页 |
·确定评判矩阵 | 第43-47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47-48页 |
·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 | 第48-50页 |
·企业信用等级的确定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模型实证检验 | 第51-63页 |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 | 第51-57页 |
·企业背景 | 第51页 |
·企业最近三年财务状况 | 第51-52页 |
·企业非财务指标评分 | 第52-53页 |
·企业财务指标评分 | 第53-54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54-57页 |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 | 第57-63页 |
·企业背景 | 第57页 |
·企业最近三年财务状况 | 第57-58页 |
·企业非财务指标评分 | 第58-59页 |
·企业财务指标评分 | 第59-60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60-6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3-67页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缺点 | 第63-64页 |
·本文评级模型评价 | 第64-65页 |
·对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