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 第7-1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2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 第12-26页 |
·超宽带的定义 | 第12页 |
·超宽带无线通信的信号形式 | 第12-15页 |
·冲激无线电 | 第12-15页 |
·载波调制 | 第15页 |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道模型 | 第15-24页 |
·IEEE802.15.3a和IEEE802.15.4a超宽带信道 | 第15-16页 |
·IEEE802.15.4a超宽带信道模型 | 第16-19页 |
·IEEE802.15.4a的超宽带信道仿真 | 第19-24页 |
·超宽带无线通信定位系统 | 第24-26页 |
·无线室内定位系统关键技术 | 第24页 |
·几种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 | 第24-25页 |
·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发展方向 | 第25页 |
·本章总结 | 第25-26页 |
3 超宽带无线定位技术 | 第26-32页 |
·超宽带无线定位方式 | 第26-28页 |
·TOA定位法 | 第26页 |
·TDOA定位法 | 第26-27页 |
·场强定位法 | 第27-28页 |
·AOA定位法 | 第28页 |
·混合定位法 | 第28页 |
·超宽带无线定位算法 | 第28-31页 |
·Taylor展开算法 | 第28-29页 |
·Chan算法 | 第29-31页 |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4 TDOA门限选择法 | 第32-41页 |
·传统门限选择法 | 第32-34页 |
·方法描述 | 第33-34页 |
·方法比较或缺点 | 第34页 |
·基于时延变化的门限选择法 | 第34-40页 |
·系统模型 | 第35-36页 |
·与时延有关的门限设定方法描述 | 第36-37页 |
·仿真结果和讨论 | 第37-40页 |
·本章总结 | 第40-41页 |
5 TDOA定位精度研究 | 第41-56页 |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41页 |
·非视距消除 | 第41-50页 |
·非视距识别和抑制 | 第42-44页 |
·基于接收信号特征的非视距识别 | 第44-50页 |
·TDOA定位仿真分析 | 第50-55页 |
·算法原理 | 第50-51页 |
·定位精度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仿真分析 | 第52-55页 |
·本章总结 | 第55-56页 |
6 总结 | 第56-58页 |
·已完成的工作和结论 | 第56页 |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