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用于低发射过载情形下的引信后坐保险机构介绍 | 第8-12页 |
·曲折槽保险机构 | 第9页 |
·卡板式后坐保险机构 | 第9-10页 |
·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 | 第10-11页 |
·钟表擒纵后坐保险机构 | 第11-12页 |
·后坐阻尼保险机构简介 | 第12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流体力学与阻尼消振 | 第14-27页 |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 第14-22页 |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14-18页 |
·流体的分类 | 第18-20页 |
·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 | 第20-21页 |
·进口段的流动 | 第21-22页 |
·阻尼消振 | 第22-27页 |
·阻尼消振 | 第22-24页 |
·粘滞流体阻尼器 | 第24-27页 |
3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的基本模型 | 第27-38页 |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 | 第27页 |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的基本物理模型 | 第27-28页 |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 第28-38页 |
·基本假设 | 第28-29页 |
·牛顿流体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非牛顿流体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动力学模型 | 第32-38页 |
4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承受的环境力 | 第38-45页 |
·低发射过载情形下的后坐过载 | 第38-39页 |
·火箭弹的内弹道计算 | 第39-42页 |
·计算p-t曲线的微分方程 | 第39-41页 |
·平衡压力 | 第41页 |
·无侵蚀效应和装药燃烧面积不变时的p-t曲线计算 | 第41-42页 |
·勤务处理过程中的惯性力 | 第42-45页 |
5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运动分析 | 第45-61页 |
·发射过载作用下后坐液体阻尼机构的位移响应 | 第45-47页 |
·后坐过载作用阶段的活塞运动 | 第46页 |
·恢复阶段的活塞运动 | 第46-47页 |
·勤务处理中惯性力作用下后坐液体阻尼机构的位移响应 | 第47-50页 |
·惯性力上升阶段的活塞运动 | 第48页 |
·惯性力下降阶段的活塞运动 | 第48-49页 |
·恢复阶段活塞运动 | 第49-50页 |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的优化设计目标 | 第50-51页 |
·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机构位移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60页 |
·弹簧刚度 | 第51-54页 |
·阻尼系数 | 第54-57页 |
·活塞质量 | 第57-58页 |
·间隙流量及其它因素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低发射过载下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技术研究 | 第61-75页 |
·ADAMS软件简介 | 第61页 |
·仿真方法 | 第61-62页 |
·活塞的初步设计 | 第62页 |
·弹簧的设计和预压量的选取 | 第62-65页 |
·阻尼介质的选取和阻尼系数的计算 | 第65-6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4页 |
·仿真结果 | 第67-70页 |
·层流假设验证 | 第70-72页 |
·非线性阻尼力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极低发射过载下后坐液体阻尼保险技术研究 | 第75-83页 |
·活塞的设计 | 第75页 |
·弹簧的设计及预压量的选取 | 第75-78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8-83页 |
·仿真结果 | 第78-80页 |
·层流验证 | 第80-82页 |
·非线性阻尼力 | 第82-83页 |
8 结论 | 第83-85页 |
·本文总结 | 第83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83页 |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