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回顾及评述 | 第13-20页 |
·机构投资者持股效应研究回顾 | 第13-17页 |
·非效率投资研究回顾 | 第17-19页 |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机构投资者和非效率投资的基础理论探析 | 第22-34页 |
·机构投资者概析 | 第22-27页 |
·机构投资者概念认知 | 第22页 |
·机构投资者的总体及主要类别发展状况 | 第22-26页 |
·机构投资者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非效率投资概析 | 第27-30页 |
·非效率投资概念认知 | 第27页 |
·非效率投资的表现特征 | 第27-29页 |
·非效率投资的内在形成机制理论 | 第29-30页 |
·机构投资者影响非效率投资的理论之争 | 第30-34页 |
·被动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没有影响非效率投资的能力和动机 | 第30-31页 |
·主动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控制非效率投资中发挥积极作用 | 第31-34页 |
第3章 机构投资者影响非效率投资的机理分析 | 第34-41页 |
·机构投资者影响非效率投资的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持股份额提高 | 第34页 |
·超额利润驱动 | 第34-35页 |
·自身能力优势 | 第35页 |
·机构投资者影响非效率投资的博弈分析 | 第35-38页 |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第36页 |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第36-38页 |
·机构投资者影响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8-41页 |
·直接参与内部决策的“三会”机制 | 第38-39页 |
·间接影响外部冶理的市场机制 | 第39-41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41-55页 |
·实证思路与假设 | 第41-42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2页 |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 | 第42-47页 |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42-45页 |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机构持股与非效率投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第47-52页 |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47-49页 |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机构持股与非效率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实证研究 | 第52-53页 |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53页 |
·实证结论评析 | 第53-55页 |
第5章 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股东作用的建议 | 第55-60页 |
·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作用的障碍 | 第55-57页 |
·现行法规对机构投资者的制度约束 | 第55-56页 |
·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约束 | 第56页 |
·机构投资者自身发展缺陷约束 | 第56-57页 |
·机构投资者大力发展的路径探讨 | 第57-60页 |
·适当放宽现行法规的制度约束 | 第57页 |
·促进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发展 | 第57-58页 |
·鼓励机构投资者采取联合行动 | 第58页 |
·完善证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第58-59页 |
·推进政府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