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琥珀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第9-12页 |
·琥珀酸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琥珀酸的用途[3] | 第10页 |
·琥珀酸的市场前景 | 第10-12页 |
·琥珀酸的生产 | 第12-13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12-13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3页 |
·国内外琥珀酸发酵菌种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细菌的琥珀酸发酵 | 第13-15页 |
·真菌的琥珀酸发酵 | 第15-17页 |
·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 | 第17-18页 |
·诱变因子的选择 | 第17页 |
·突变株的筛选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琥珀酸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 第20-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样品来源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菌种筛选 | 第21-22页 |
·菌种的分类鉴定 | 第22页 |
·琥珀酸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菌种筛选 | 第23-25页 |
·菌种的分类鉴定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琥珀酸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 第27-50页 |
·孢子的 LiCl+紫外、LiCl+He-Ne 激光诱变 | 第29-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孢子的 ~(60)Co-γ 射线诱变 | 第34-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原生质体的诱变 | 第39-50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霉菌 MSCo-24 啤酒糟蛋白饲料的固体发酵研究 | 第50-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菌种 | 第50-51页 |
·原料 | 第51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琥珀酸产生菌MSCo-24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能力的测定 | 第51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51-52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52页 |
·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酶活测定结果 | 第53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53-55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霉菌诱变选育展望 | 第58页 |
·霉菌啤酒糟蛋白饲料固体发酵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