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文献述略 | 第11-46页 |
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之中医病名 | 第11-16页 |
·中医古籍中相关病名述略 | 第11-14页 |
·从病因命名 | 第11-12页 |
·从主症命名 | 第12-14页 |
·国家标准的中医病名——心瘅 | 第14-16页 |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 第16-23页 |
·病因病机 | 第16-19页 |
·治法方药 | 第19-22页 |
·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 第23-35页 |
·病原及流行病学 | 第23-24页 |
·临床表现 | 第24-25页 |
·病因病机 | 第25-29页 |
·辨证论治 | 第29-34页 |
·研究述评 | 第34-35页 |
4 现代中医文献的证型统计分析 | 第35-43页 |
·期刊检索策略 | 第35-36页 |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36页 |
·统计结果 | 第36-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证型总体分布特点 | 第40-41页 |
·热邪是常见的外感病因 | 第41页 |
·气阴两伤与心阳虚脱证是急性期常见证型 | 第41页 |
·虚证多于实证 | 第41-42页 |
·瘀证多于痰证 | 第42页 |
·辨证涉及的脏腑 | 第42页 |
·南北证型有差异 | 第42-43页 |
5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对发病外因认识不全面 | 第43-44页 |
·对发病内因重视不足 | 第44页 |
·淡化辨证论治 | 第44页 |
·过用苦寒清热之品 | 第44-46页 |
第二部分 滋补肾精法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理论研究 | 第46-73页 |
1 滋补肾精法防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提出依据 | 第46-51页 |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第47-48页 |
·基于古今中医文献的分析结果 | 第48页 |
·基于心肾相关理论 | 第48-49页 |
·基于肾与肾虚证的现代研究 | 第49-51页 |
·肾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肾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 第50-51页 |
·肾对心功能的影响 | 第51页 |
·肾虚与氧自由基 | 第51页 |
2 肾精及滋补肾精法的涵义 | 第51-57页 |
·肾精的涵义 | 第51-53页 |
·滋补肾精法的涵义 | 第53-54页 |
·滋补肾精的常用药物 | 第54-56页 |
·滋补肾精药的特点 | 第54页 |
·常用补肾中药 | 第54-56页 |
·其他补肾法 | 第56-57页 |
3 肾精不足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 | 第57-59页 |
·肾精不足是发病前的潜在病机 | 第57-58页 |
·肾精不足是众多发病形式的基本病机 | 第58页 |
·肾精耗损是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机制 | 第58-59页 |
4 滋补肾精法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治法 | 第59-61页 |
·滋补肾精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方法 | 第59-60页 |
·运用滋补肾精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原则 | 第60-61页 |
·滋补肾精法实为调理一身阴阳之法 | 第60页 |
·但实无虚者不宜补 | 第60-61页 |
·明确病性从整体治疗 | 第61页 |
5 滋补肾精法和其他治法的关系 | 第61-64页 |
·滋补肾精与清热解毒 | 第61-62页 |
·滋补肾精与益气养阴 | 第62-63页 |
·滋补肾精与活血化瘀 | 第63页 |
·滋补肾精与培补脾土 | 第63-64页 |
6 滋补肾精法防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步方案 | 第64-70页 |
·防治原则 | 第64-66页 |
·以滋补肾精为主,随证变化 | 第64-65页 |
·分期分型辨治 | 第65页 |
·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第65页 |
·急性期分清伤寒、温病 | 第65页 |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 | 第65-66页 |
·防治方案 | 第66-70页 |
·发病前期——调补先天、培元固本 | 第66-67页 |
·急性期——祛邪扶正、顾护肾精 | 第67-69页 |
·恢复期——滋养肾精、平衡阴阳 | 第69页 |
·慢性、迁延期——滋补肾精、阴阳互生 | 第69-70页 |
·病愈调理——补肾填精、调摄心神 | 第70页 |
7 滋补肾精法辨治小儿其他疾病的应用前景 | 第70-73页 |
·病毒感染性疾病 | 第70-71页 |
·先天性疾病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7页 |
科技查新报告 | 第97-107页 |
详细摘要 | 第107-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