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8-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的意义及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13-31页
 第一节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第13-17页
  一、民族认同的概念第13-15页
  二、国家认同的概念第15-16页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第16-17页
 第二节 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失谐第17-23页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实差异第17-19页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的原因第19-23页
 第三节 我国引导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存的制度安排第23-31页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阶段性探索第24-26页
   (一) 土地革命时期(1921 年到1937 年)第24-25页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到 1945 年)第25-26页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到 1949 年)第26页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民族政策的重要实践第26-28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提高蒙古族国家认同感的积极作用第28-31页
第二章 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第31-40页
 第一节 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第31-35页
  一、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第31-32页
  二、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第32页
  三、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比较分析第32-34页
  四、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第34-35页
   (一) 蒙古族青少年年龄发展趋势第34页
   (二)国家认同的各维度发展趋势第34-35页
 第二节 变动中的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35-40页
  一、性别因素第35页
  二、汉族朋友的数量第35-36页
  三、语言文字因素第36-38页
  四、家庭因素第38-39页
  五、居住地区的影响第39-40页
第三章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谐同路径第40-50页
 第一节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谐共存的对策建议第40-44页
  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第40-41页
  二、建构一元政治意识形态第41-42页
  三、积极回应少数民族权利的诉求第42-44页
 第二节 提高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对策建议第44-50页
  一、加强对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第44-47页
  二、加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第47页
  三、贯彻“多元一体化教育”理念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后记第55-56页
附录第56-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台州公安民警警体训练中融入体操元素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问题及其改善策略--在一所农村小学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