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哲学论文--卢梭(Rousseau,J.J.1712~1778年)论文

马克思对卢梭“公意”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社会契约——卢梭“公意”理论的逻辑前提第12-20页
 第一节 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演变第12-15页
  一、格劳秀斯——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的首倡者第12-13页
  二、霍布斯——社会契约论的奠基者第13页
  三、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发展者第13-15页
 第二节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第15-20页
  一、卢梭的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的逻辑前提第15-16页
  二、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道德共同体的产生第16-20页
第二章 卢梭的“公意”理论第20-32页
 第一节 “公意”的内涵和根本目的第20-23页
  一、“公意”的内涵第20-21页
  二、公意的根本目的——实现自由与平等第21-23页
 第二节 主权在民——不外是公意的运用和自由与平等的保障第23-26页
  一、主权在民的内涵第23-24页
  二、主权在民的四个基本原则第24-26页
 第三节 政府——建立在公意基础之上的主权政体运作机制第26-29页
  一、政府——公意的执行机关第26-27页
  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和类别第27-29页
 第四节 法律——公意在具体政治实践中的体现第29-32页
  一、法律乃公意的宣告和记录第29-30页
  二、法律的分类第30-32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对卢梭公意理论的批判、继承和超越第32-45页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民主观第32-35页
  一、马克思的主权在民理论第32-33页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第33-35页
 第二节 实现无产阶级共同意志的法律观第35-38页
  一、建立在“国家意志”基础之上的法的本质第35-37页
  二、国家意志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和共同的经济基础第37页
  三、法的内容根源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第37-38页
 第三节 马克思对卢梭的平等观的批判继承第38-45页
  一、马克思对卢梭平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第38-42页
  二、恩格斯对卢梭的平等思想的评价第42-45页
第四章 卢梭的公意理论的当代意义第45-49页
 第一节 注重分配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第45-46页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46-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尔库塞爱欲思想研究
下一篇:康德与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