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罪犯 | 第14页 |
·服刑人员 | 第14页 |
·犯罪人格 | 第14-15页 |
·监狱化人格 | 第15-18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国外学者关于监狱化人格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学者关于监狱化人格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对以往关于国内外监狱化人格研究的小结和评述 | 第21-24页 |
·团体心理咨询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国内外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历史与现状 | 第24-25页 |
·团体咨询在监狱服刑人员改造中的运用以及优势 | 第25-2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6-30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问卷编制问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特点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团体干预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第2章 研究构想 | 第30-34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实践意义 | 第31页 |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假设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32-33页 |
·调查法 | 第33页 |
·统计法 | 第33页 |
·团体训练法 | 第33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第3章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问卷的编制 | 第34-52页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被试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程序 | 第35-37页 |
·资料的统计处理 | 第37页 |
·主试 | 第37页 |
·测量误差的控制 | 第37-38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52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初测问卷的编制 | 第38-41页 |
·初测问卷测查结果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46-52页 |
第4章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特点的研究 | 第52-60页 |
·目的 | 第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被试 | 第52-53页 |
·材料 | 第53页 |
·程序 | 第53页 |
·统计处理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的总体特征 | 第54页 |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特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54-58页 |
·个案访谈结果 | 第58-60页 |
第5章 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团体干预效果的研究 | 第60-78页 |
·研究假设 | 第60页 |
·研究目的 | 第60页 |
·研究方法 | 第60-62页 |
·研究对象 | 第60页 |
·研究工具 | 第60-61页 |
·实验设计 | 第61页 |
·实验变量 | 第61-62页 |
·实验过程 | 第62页 |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第62-71页 |
·团体辅导的理论依据 | 第62-67页 |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 第67-69页 |
·团体辅导活动流程 | 第69页 |
·团体辅导的基本事宜 | 第69-70页 |
·团体辅导方案 | 第70-71页 |
·研究结果 | 第71-78页 |
·团体辅导对监狱化人格的影响 | 第71-74页 |
·服刑人员团体辅导后的收获 | 第74-78页 |
第6章 综合讨论 | 第78-100页 |
·关于监狱化人格问卷编制的讨论 | 第78-82页 |
·关于量表编制理论构想的讨论 | 第78-79页 |
·关干量表编制策略和方法的讨论 | 第79页 |
·关于正式量表的讨论 | 第79-82页 |
·关于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特点的讨论 | 第82-86页 |
·关于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干预研究的讨论 | 第86-93页 |
·关于干预效果的讨论 | 第86-90页 |
·关于团体辅导方案的讨论 | 第90-93页 |
·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狱化人格改造与矫治的建议 | 第93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 第93-97页 |
·关于量表编制方面的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 第93-95页 |
·关于监狱化人格特点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 第95-96页 |
·关于团体干预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 第96-97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7-10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 第106-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