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二十四诗品》与话语分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话语分析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二十四诗品》的话语特征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二十四诗品》话语对象 | 第19-21页 |
一 诗歌的时代变迁 | 第19页 |
二 “诗品”的内涵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二十四诗品》的言说方式 | 第21-27页 |
一 “诗品”陈述方式解读 | 第21-23页 |
二 诗品言说方式特征述评 | 第23-26页 |
三 雅淳的四言诗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二十四诗品》品题论衡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二十四诗品》的理论取向 | 第29-43页 |
第一节 《二十四诗品》中“真”义集解 | 第29-35页 |
第二节 以“真”为主题的文化语境 | 第35-38页 |
第三节 《二十四诗品》“真”话语对清代的影响 | 第38-43页 |
一 清代文人普遍对“真”的向往 | 第38-40页 |
二 《人间词话》对《二十四诗品》“真”话语的传承与升华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二十四诗品》话语的形成规则 | 第43-55页 |
第一节 道家美学规则的奠基 | 第43-47页 |
一 以自然为美 | 第44-46页 |
二 以意、神为美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儒家美学规则的穿插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禅宗美学规则的融合 | 第49-55页 |
一 以“悟”为美 | 第50-51页 |
二 以空灵为美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