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内河运输发展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18页 |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 第20-21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1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 第23-26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构成 | 第23-25页 |
·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性 | 第25-26页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三峡库区内运输发展现状 | 第26页 |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26-27页 |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六章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40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9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第29页 |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9-31页 |
·指标筛选及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6页 |
·DEA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1页 |
·DEA 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31-3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 | 第36页 |
·DEA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40页 |
·发展度指标 | 第36-38页 |
·协调度指标 | 第38页 |
·持续度指标 | 第38-40页 |
第七章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40-5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0-45页 |
·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第40-41页 |
·DEA 综合有效性评价:C~2R 模型 | 第41-42页 |
·DEA 技术有效性评价:C~2S~2 模型 | 第42-43页 |
·加大效率区分度的定理、模型 | 第43-44页 |
·系统协同发展有效度综合评价模型 | 第44-45页 |
·原始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45-47页 |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评价 | 第47-54页 |
·子系统内部的 DEA 综合有效性评价结果:C~2R 模型 | 第47-48页 |
·子系统内部的 DEA 技术有效性评价结果:C~2GS~2 模型 | 第48-49页 |
·加大效率区分度的 DEA 评价结果 | 第49-50页 |
·系统协调发展有效度综合评价结果 | 第50-51页 |
·上述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八章 三峡库区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54-60页 |
·将库区内河运输持续度的控制和优化作为重中之重 | 第54-55页 |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 第54页 |
·切实加强安全监管 | 第54-55页 |
·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水运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55页 |
·促进库区内河运输资源配置优化和运输能力提高 | 第55-57页 |
·全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页 |
·加快水运发展 | 第56-57页 |
·促进内河运输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第57-58页 |
·调整水运结构,增强水运服务保障能力 | 第57页 |
·加强服务型部门建设,增强服务水运发展能力 | 第57-58页 |
·做好运输组织协调工作 | 第58页 |
·扶持引导港航企业集约化经营,促进企业结构优化 | 第58页 |
·其他政策措施 | 第58-60页 |
·完善内河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和统计工作 | 第58页 |
·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内河运输发展内在动力 | 第58-60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创新点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附录B 论文原始数据表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