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下篇)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3页
插图及附表目录第13-25页
1 绪论第25-3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5-27页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领域开拓第25-26页
     ·西蜀园林研究的独树一帜第26-27页
     ·研究方向转变反映大建筑学科的发展轨迹第27页
   ·研究现状概述第27-28页
   ·研究内容对象第28-31页
     ·生平研究第28-30页
     ·学术思想第30-31页
     ·附录第31页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31-33页
     ·文本研究法第31-32页
     ·口述历史研究法第32页
     ·实证与阐释相结合法第32-33页
     ·比较分析法第33页
   ·研究框架第33-35页
2 早年概述第35-39页
3 重燃激情第39-93页
   ·重返校园第39-41页
   ·再担重任第41-49页
     ·编著规划教材第41-43页
     ·研究规划理论第43-44页
     ·特色教学道路第44-49页
   ·研究转型第49-89页
     ·学科发展背景第49-50页
     ·协办园林学科第50-51页
     ·编著园林教材第51-89页
   ·游学传道第89-91页
   ·著书立作第91-93页
4 晚年岁月第93-109页
   ·教书教人第93-106页
     ·得意门生第94-97页
     ·学术影响第97-100页
     ·实践指导第100-103页
     ·生活关怀第103-104页
     ·赤诚爱国者第104-106页
   ·积劳成疾第106-107页
   ·与世长辞第107-109页
5 缅怀先者第109-111页
6 赵长庚先生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领域项目研究第111-131页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定义第112-113页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背景第113-114页
   ·海南岛历史文化评述及旅游发展设想第114-128页
     ·海南岛产生背景及现状条件分析第115-117页
     ·文化价值研究第117-122页
     ·旅游开发规划设想第122-128页
   ·评述第128-131页
     ·对海南岛历史文化进行评述第129页
     ·将旅游发展作为当时海南发展的战略目标第129-130页
     ·三大重点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设想体现差异性第130-131页
7 赵长庚先生在风景名胜规划领域项目研究第131-179页
   ·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第131-132页
   ·风景名胜区的研究背景第132-135页
     ·风景名胜区的研究概况第132-134页
     ·赵长庚先生关于风景名胜区的研究概况第134-135页
   ·大足县“三山一镇”风景旅游名胜古迹规划第135-145页
     ·北山、南山、香山的文化价值第137-139页
     ·“三山”旅游开发规划的设想第139-142页
     ·“一镇”旅游开发规划的设想第142-145页
   ·江油窦圌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第145-161页
     ·窦圌山风景区历史文化背景分析第145-148页
     ·窦圌山风景区现状条件及开发价值分析第148-153页
     ·窦圌山风景区寺庙等古迹名胜分析第153-156页
     ·窦圌山风景区规划建议第156-161页
   ·合川钓鱼城风景区总体规划第161-176页
     ·钓鱼城风景区的现状条件分析第162-164页
     ·钓鱼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探讨第164-167页
     ·钓鱼城风景区的分区规划第167-172页
     ·钓鱼城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分级第172-173页
     ·钓鱼城风景区的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第173-176页
   ·评述第176-179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第176-178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重视保护问题第178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分期开发第178-179页
8 赵长庚先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名区保护规划领域项目研究第179-205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第179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背景第179-182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概况第179-180页
     ·赵长庚先生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概况第180-182页
   ·都江堰市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第182-200页
     ·都江堰市的历史沿革第182-184页
     ·都江堰市的名城保护及旅游价值分析第184-189页
     ·都江堰市的主要景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第189-199页
     ·都江堰市的其他风景名胜第199-200页
   ·评述第200-205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与保护范围的划分第202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问题第202页
     ·历史文化名城中各层次规划的统一协调第202-205页
9 赵长庚先生在传统园林领域项目研究第205-231页
   ·传统园林的历史沿革第205-207页
   ·传统园林的研究背景第207-210页
     ·传统园林的研究概况第207-208页
     ·赵长庚先生关于传统园林的研究概况第208-210页
   ·德阳东湖山公园第210-216页
     ·东湖山公园简介第210-211页
     ·东湖山公园规划背景第211-212页
     ·东湖山公园规划结构及建筑、景观立意第212-216页
   ·桂湖公园第216-223页
     ·桂湖公园规划背景第216-217页
     ·桂湖公园规划设计及景观立意第217-223页
   ·涪陵望州公园第223-229页
     ·望州公园调查背景第223-224页
     ·望州公园印象第224-229页
   ·评述第229-231页
     ·传统园林的用地选址第229页
     ·传统园林的规划布局第229-230页
     ·传统园林的游赏路线第230-231页
10 著书《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第231-310页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名词界定第233-234页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研究现状第234页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主要类型及代表园林第234-235页
   ·解读《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第235-301页
     ·成都武侯祠——祠园共赏、庄严清幽第235-246页
     ·成都杜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第246-258页
     ·成都望江楼——竹数江楼好,诗让草堂多第258-267页
     ·新都桂湖——桂子天香冉冉,芙蕖玉叶田田第267-271页
     ·新繁东湖——典雅而清丽,繁江卫公堂第271-282页
     ·眉山三苏祠——三苏名千古,水竹伴祠堂第282-289页
     ·蜀州罨画池——风光留罨画,崇庆古蜀州第289-294页
     ·邛崃文君井与古瓮园——古井遗汉制,琴台忆凤歌第294-301页
   ·评述第301-310页
     ·纪念性在西蜀园林中的重要性第302页
     ·文化性在西蜀园林发中的重要性第302-303页
     ·植物种植在西蜀园林中的重要性第303页
     ·古雅清旷、飘逸乡情为西蜀园林之特征第303-304页
     ·先生笔下九处园林特征总结第304-310页
11 余论第310-314页
   ·赵长庚先生学术思想之评价第310-311页
   ·研究心得第311-312页
   ·本研究存在的缺憾第312-314页
致谢第314-316页
参考文献第316-320页
附录第320页

论文共3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工业景观中的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上海为例
下一篇:重庆市主城区旧住宅(区)更新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