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

纳税人基本权研究

中文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导论第14-2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4-18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3页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本文存在的不足第23-28页
  一、宪法解释学方法第23-26页
  二、部门宪法学方法第26-27页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第27-28页
第一章 纳税人基本权第28-50页
 第一节 税第28-37页
  一、社会契约——税的发生学基础第29-31页
  二、税的事物本质第31-34页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第34-36页
  四、税的逻辑——从公共物品到公共财政第36-37页
 第二节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第37-42页
  一、纳税人第37-38页
  二、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第38-39页
  三、纳税人权利的分类第39-41页
  四、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第41-42页
 第三节 纳税人基本权第42-50页
第二章 作为自由权的纳税人基本权第50-99页
 第一节 法治国第50-53页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运用于税法——依法纳税权第53-70页
  一、税收法定原则为一项宪法基本原则第54-55页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第55-65页
  三、税法的形式正当性与实质正当性第65-66页
  四、非税公课的征收第66-70页
 第三节 比例原则运用于税法——不受过分征收权、不受过度执行权第70-86页
  一、不受过分征收权第71-82页
  二、不受过度执行权第82-86页
 第四节 平等原则运用于税法——公平纳税权第86-99页
  一、公平纳税是一项宪法性原则第87-88页
  二、公平纳税权的核心——税法中的量能课税原则第88-91页
  三、税收立法中公平纳税的具体化第91-96页
  四、税收公平原则在税法适用过程中的适用第96-99页
第三章 作为社会权的纳税人基本权第99-125页
 第一节 社会国第99-105页
  一、人性尊严第99-102页
  二、宪法上人的图像第102-105页
 第二节 纳税人税法上生存权保障第105-115页
  一、人性尊严与最低生活不课税第106-111页
  二、所得税的课征第111-112页
  三、生存权保障与其他税的课征第112-114页
  四、生存权保障与税收债务的免除、停止执行第114-115页
 第三节 纳税人社会保障权第115-125页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第116-117页
  二、对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的简单考察第117-119页
  三、社会保障为纳税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第119-121页
  四、社会保障的美国经验第121-123页
  五、政府的社会保障义务第123-125页
第四章 纳税人基本权的内在冲突与协调第125-142页
 第一节 主义之争——两种对立的模式第125-130页
  一、私有财产权优先模式及其修正第125-128页
  二、社会保障权优先模式及其改革第128-130页
 第二节 “租税国”——两种权利冲突的协调第130-142页
  一、租税国的概念与逻辑第130-133页
  二、租税国的意义第133-135页
  三、租税国保障纳税人基本权的途径第135-142页
第五章 纳税人基本权的保障第142-189页
 第一节 国家财政权的民主控制第142-159页
  一、无代表无税第143-147页
  二、预算的议会控制第147-150页
  三、独立的国家审计监督第150-151页
  四、保障纳税人财政知情权第151-154页
  五、当代西方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新课题第154-159页
 第二节 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第159-164页
  一、原则指导性的立法例第159-160页
  二、修正既有税法的立法例第160-161页
  三、国际组织的立法建议第161-162页
  四、我国台湾地区《纳税者权利保护法》(草案)第162-163页
  五、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立法建议第163-164页
 第三节 纳税人基本权的司法救济第164-189页
  一、对纳税人自由权的司法救济第164-170页
  二、对纳税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救济第170-180页
  三、纳税人诉讼第180-189页
第六章 完善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体系第189-228页
 第一节 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问题意识第190-197页
  一、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症结所在:控权危机第190-195页
  二、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目标: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第195-197页
 第二节 完善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途径第197-228页
  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197-199页
  二、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租税国的逻辑第199-201页
  三、完善公共财政法律体系第201-222页
  四、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第222-228页
结论第228-232页
参考文献第232-2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45-247页
致谢第247-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理念下的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研究
下一篇:宪政下的刑事法治--以人权保障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