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论文

基于机器学习的蛋白质结合位点特征化和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引言第12-13页
   ·蛋白质-其它分子相互作用概述第13-22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第14-15页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第15-20页
     ·蛋白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第20-22页
   ·蛋白质-其它分子结合位点的定义和性质第22-23页
     ·蛋白质-其它分子结合位点的定义第22页
     ·蛋白质-其它分子结合位点的性质第22-2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第23-26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点第26-30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7-2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8-30页
第二章 机器学习在预测结合界面中的应用第30-51页
   ·数据集的构建第30-32页
     ·蛋白质结构数据库第30-31页
     ·蛋白质链的选取第31-32页
     ·标注结合残基第32页
   ·利用周围环境信息表示样本第32-36页
     ·序列滑动窗口第33页
     ·欧氏空间补缀第33-34页
     ·拓扑结构窗口第34页
     ·Voronoi图窗口第34-36页
   ·特征选择第36-41页
     ·特征选择的定义和过程第36页
     ·搜索策略第36-38页
     ·评价函数第38-41页
   ·构建模型的分类算法第41-47页
     ·分类算法的种类和特点第41-44页
     ·支持向量机第44-47页
   ·模型检验和评价第47-50页
     ·模型检验第47-48页
     ·模型评价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不同类型结合界面的理化特征分析第51-72页
   ·引言第51-52页
   ·结合位点数据集和氨基酸理化属性第52-56页
     ·蛋白质-蛋白质结合位点数据集第52-53页
     ·蛋白质-DNA结合位点数据集第53页
     ·蛋白质-RNA结合位点数据集第53-54页
     ·蛋白质-血红素结合位点数据集第54-55页
     ·AAindex数据库中的氨基酸理化属性第55-56页
     ·氨基酸理化属性的预测能力排序第56页
   ·不同类型结合位点的相关理化特征分析第56-60页
     ·描述蛋白质结合位点的理化属性第57页
     ·描述DNA结合位点的理化属性第57-58页
     ·描述RNA结合位点的理化属性第58-59页
     ·描述血红素结合位点的理化属性第59-60页
   ·血红素结合位点特征集和预测模型构建第60-67页
     ·序列谱信息第60-65页
     ·理化属性的特征选择第65-66页
     ·联合序列谱和理化性质信息的整合序列谱第66页
     ·模型构建和评估第66-67页
   ·血红素结合位点预测模型的分析第67-71页
     ·分析在Pheme-75上选择的理化属性第68-69页
     ·特征组合在数据集Pheme-75上的预测性能第69-70页
     ·在数据集Pheme-72上的独立测试和与HemeBIND之间的比较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DNA结合残基的特征设计与分析第72-90页
   ·引言第72-73页
   ·样本集构建第73-76页
     ·数据集第74-76页
     ·正负样本集的标注第76页
   ·特征设计第76-80页
     ·序列谱第76页
     ·界面倾向性第76-77页
     ·溶剂可及性第77-78页
     ·温度因子第78页
     ·包装密度第78页
     ·中介中心性第78-79页
     ·特征的统计分析第79-80页
   ·DBP-123数据集中DNA结合残基的特征分析第80-86页
     ·进化保守性分析第80-81页
     ·界面倾向性分析第81-82页
     ·溶剂可及性分析第82-83页
     ·温度因子分析第83-84页
     ·包装密度分析第84-85页
     ·中介中心性分析第85-86页
   ·新特征分析与讨论第86-89页
     ·温度因子和DNA结合残基第87页
     ·包装密度和DNA结合残基第87-88页
     ·中介中心性和DNA结合残基第88-89页
   ·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基于特征降维策略的DNA结合残基预测第90-105页
   ·引言第90页
   ·基于加权平均的特征降维方法第90-93页
     ·加权因子的定义第91页
     ·计算特征的加权平均第91-92页
     ·表面补缀序列谱的加权平均第92-93页
   ·预测模型的构建、检验和评价第93-95页
     ·模型构建和检验第94页
     ·模型评价指标第94页
     ·评价不同模型第94-95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95-104页
     ·RW-PSSM特征的预测性能第96-97页
     ·分析界面倾向性、中介中心性和侧链溶剂可及性表面积第97-99页
     ·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和组合高预测能力特征第99-100页
     ·一个案例:从加权平均特征到结构-功能分析第100-101页
     ·独立测试和与其它方法之间的比较第101-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05-106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链DNA中G四聚体的形成以及利用DNA足迹实验鉴定G四聚体结构
下一篇:湖北地区汉坦病毒与宿主的基因进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