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齐家古龙凹陷内部四区块成藏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3页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工作量第11-13页
第一章 区域沉积体系研究第13-17页
   ·研究区概况第13页
   ·北部物源及其中支、西南、西北部物源第13-15页
     ·区域砂岩厚度分布特征第13-14页
     ·地层厚度变化特征第14-15页
     ·古地貌特征第15页
     ·大面积密井网平面沉积微相尤为重要第15页
     ·其它第15页
   ·沉积体系类型—典型大型浅水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沉积第15-17页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微相研究第17-27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17-21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述第17页
     ·河流-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第17-21页
   ·沉积微相研究第21-24页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第21-23页
     ·全区时间单元平面沉积相、亚相、微相精细研究第23-24页
   ·储层综合评价第24-25页
     ·评价依据与分类第24页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第24-25页
   ·结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古构造及其演化史研究第27-31页
   ·研究区古构造研究第27页
     ·作图数据库建立第27页
     ·古构造图绘制第27页
   ·姚一段顶面(葡萄花油层顶面)古构造演化研究第27-29页
   ·关键时期的构造格局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第29-31页
第四章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第31-47页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第31-37页
     ·生烃阶段、烃源岩平面分布、初运期确定第31-33页
     ·油气二次运移、关键时期分析、确定第33-34页
     ·关键成藏期古油气运聚场及成藏分析第34-36页
     ·区域成藏模式第36-37页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第37-41页
     ·古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第37-38页
     ·沉积相带的发育第38页
     ·研究区整体控油关键因素第38-39页
     ·研究区异常油水分布特征解释第39-40页
     ·三级构造控制下的有利区第40页
     ·三级构造控藏模式第40-41页
   ·局部构造成藏模式研究第41-45页
     ·葡西古137 区块第41-43页
     ·高西区块第43-44页
     ·布木格区块第44-45页
     ·哈尔温区块第45页
   ·岩性、断层-岩性圈闭控油与成藏模式研究第45-47页
第五章 有利圈闭预测及油气富集区优选第47-50页
   ·古137 区块扩边有利区预测第47-48页
   ·高西区块扩边有利区预测第48-49页
   ·布木格区块扩边有利区预测第49页
   ·哈尔温区块扩边有利区预测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图第57-71页
详细摘要第71-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断块油田二次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以港东一区为例
下一篇:喇嘛甸油田气层厚度解释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