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印染废水现状 | 第10-11页 |
·染料废水来源及特点 | 第10-11页 |
·印染废水的危害 | 第11页 |
·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方法 | 第11-16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2-13页 |
·化学处理法 | 第13-15页 |
·物理处理法 | 第15-16页 |
·吸附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吸附剂 | 第17-18页 |
·影响吸附作用的因素 | 第18-19页 |
·吸附剂的解吸再生 | 第19-20页 |
·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壳聚糖及沸石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壳聚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沸石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壳聚糖改性沸石研究现状 | 第28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30-34页 |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染料的选择与确定 | 第30页 |
·静态吸附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实验试剂、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单组分静态吸附 | 第32页 |
·双组分静态竞争吸附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CCZ的制备 | 第32-33页 |
·染料浓度的测试方法 | 第33页 |
·吸附量测定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吸附剂表征 | 第34-38页 |
·壳聚糖负载量的计算 | 第34页 |
·吸附剂等电点的测定 | 第34-35页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壳聚糖改性沸石(CCZ)对三种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38-59页 |
·CCZ吸附刚果红(CR) | 第38-44页 |
·吸附剂用量的确定 | 第38页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38-39页 |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39-40页 |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0-41页 |
·浓度和温度对CCZ吸附CR的影响 | 第41-42页 |
·时间与温度对CCZ吸附CR的影响 | 第42-43页 |
·时间和浓度对CCZ吸附CR的影响 | 第43页 |
·CCZ吸附CR后的再生 | 第43-44页 |
·CCZ吸附亮绿(LG) | 第44-50页 |
·吸附剂用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45页 |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46页 |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6-47页 |
·浓度和温度对CCZ吸附LG的影响 | 第47页 |
·时间与温度对CCZ吸附LG的影响 | 第47-48页 |
·时间和浓度对CCZ吸附LG的影响 | 第48-49页 |
·CCZ吸附LG后的再生 | 第49-50页 |
·刚果红和亮绿的竞争吸附 | 第50-53页 |
·固定CR或LG浓度,改变LG或CR的浓度 | 第50-51页 |
·混合体系中CR和LG的等温吸附曲线 | 第51-52页 |
·固定CR和LG的总量不变,同时改变两种染料的浓度 | 第52-53页 |
·混合体系中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53页 |
·CCZ吸附酸性铬蓝K(AK) | 第53-58页 |
·吸附剂用量的确定 | 第53页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53-54页 |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54-55页 |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5页 |
·浓度和温度对CCZ吸附AK的影响 | 第55-56页 |
·时间与温度对CCZ吸附AK的影响 | 第56页 |
·时间和浓度对CCZ吸附AK的影响 | 第56-57页 |
·CCZ吸附AK后的再生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CCZ吸附染料模型分析及吸附机理探讨 | 第59-89页 |
·吸附模型及热力学常数计算 | 第59-63页 |
·平衡吸附模型 | 第59-60页 |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60页 |
·竞争吸附模型 | 第60-61页 |
·热力学常数计算 | 第61-62页 |
·误差计算 | 第62-63页 |
·CCZ吸附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分析 | 第63-72页 |
·CCZ吸附CR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63-67页 |
·CCZ吸附CR的热力学分析 | 第67页 |
·CCZ吸附CR的动力学研究 | 第67-72页 |
·CCZ吸附亮绿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分析 | 第72-78页 |
·CCZ吸附LG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72-75页 |
·CCZ吸附LG的热力学分析 | 第75页 |
·CCZ吸附LG的动力学分析 | 第75-78页 |
·CCZ吸附酸性铬蓝K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分析 | 第78-84页 |
·CCZ吸附AK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78-81页 |
·CCZ吸附AK的热力学分析 | 第81页 |
·CCZ吸附AK的动力学分析 | 第81-84页 |
·CR和LG的竞争吸附分析 | 第84-85页 |
·吸附机理探讨 | 第85-87页 |
·壳聚糖改性沸石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能机理 | 第85-86页 |
·对刚果红吸附的机理探讨 | 第86-87页 |
·对亮绿、酸性铬蓝K吸附的机理探讨 | 第87页 |
·CCZ与其它吸附剂对CR、LG和AK吸附能力的比较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