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天桂山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太行山及邻近地区喀斯特地貌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天桂山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19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15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19页 |
·气候条件 | 第15-16页 |
·水文条件 | 第16页 |
·植被条件 | 第16-17页 |
·地质基础条件 | 第17-19页 |
3 研究区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分布 | 第19-30页 |
·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分布 | 第19-23页 |
·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 | 第19-22页 |
·地表喀斯特地貌分布规律 | 第22-23页 |
·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分布 | 第23-30页 |
·地下河 | 第23-24页 |
·溶洞 | 第24-25页 |
·洞穴沉积物 | 第25-29页 |
·喀斯特洞穴分布规律 | 第29-30页 |
4 研究区喀斯特地貌与自然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30-41页 |
·地质基础条件与喀斯特地貌发育 | 第30-32页 |
·岩石地层 | 第30-31页 |
·地质构造 | 第31页 |
·新构造运动 | 第31-32页 |
·气候条件与喀斯特地貌发育 | 第32-35页 |
·气候与喀斯特作用 | 第32-33页 |
·气候变迁与喀斯特地貌形成 | 第33-35页 |
·岩性条件与喀斯特地貌发育 | 第35-36页 |
·碳酸盐岩的岩石成分与溶蚀的关系 | 第35页 |
·研究区岩石成分与喀斯特地貌形成 | 第35-36页 |
·水文条件与喀斯特发育 | 第36-39页 |
·植被与喀斯特地貌发育 | 第39-41页 |
·新生代植被演化过程 | 第39页 |
·植被与溶蚀速率 | 第39-41页 |
5 天桂山地区喀斯特地貌演化模式 | 第41-49页 |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特征 | 第41-42页 |
·时间不可逆性 | 第41页 |
·有序和无序 | 第41-42页 |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 | 第42页 |
·喀斯特地貌系统与耗散结构理论 | 第42-43页 |
·喀斯特地貌发育与熵的关系 | 第42-43页 |
·研究区喀斯特地貌系统能量体系 | 第43页 |
·喀斯特地貌系统形成演化模式 | 第43-49页 |
·新近纪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 | 第44页 |
·第四纪以来的喀斯特地貌演化 | 第44-4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