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分析 | 第12-20页 |
·资产证券化理论 | 第12-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13-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5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 | 第15-20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 | 第15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15-17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 第17-20页 |
第3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运行及风险分析 | 第20-30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4页 |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2-24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运行分析 | 第24-26页 |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力不足 | 第26-27页 |
·SPV 在设立中并未真正实现破产隔离 | 第27页 |
·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 | 第27页 |
·机构投资者缺位 | 第27-28页 |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 第28-30页 |
·信用风险分析 | 第28页 |
·利率风险分析 | 第28-29页 |
·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29-30页 |
第4章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7页 |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的背景 | 第30页 |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扩张与异化 | 第30-31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分析 | 第31-34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形成 | 第31-34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 | 第34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加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 第34-35页 |
·强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全程监管 | 第35页 |
·设立SPV 应注重“破产隔离”的本质 | 第35-36页 |
·选取有效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第37-41页 |
·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 第37-38页 |
·通过预防违约减少信用风险 | 第37页 |
·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回避利率风险 | 第37-38页 |
·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力度减少流动性风险 | 第38页 |
·完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参与主体的管理 | 第38-39页 |
·设立具有政府背景的特殊目的机构 | 第38页 |
·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质量 | 第38-39页 |
·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 | 第39-40页 |
·金融监管应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