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洞庭湖旅游合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区域旅游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 | 第14-15页 |
·环洞庭湖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18-30页 |
·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系统理论 | 第18-19页 |
·行政区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地域分异理论 | 第22页 |
·旅游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可持续旅游理论 | 第23-24页 |
·区域旅游合作的典型实践 | 第24-30页 |
·欧盟旅游合作历程与特点 | 第24-26页 |
·长三角旅游合作历程与特点 | 第26-30页 |
第3章 环洞庭湖区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环洞庭湖区旅游开发的现状 | 第31-35页 |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第31-32页 |
·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 第32页 |
·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 第32-33页 |
·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 第33-35页 |
·环洞庭湖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缺乏统一开发规划,区域协作差 | 第35页 |
·洞庭湖地区旅游发展水平不高 | 第35-36页 |
·旅游开发项目单一,地方特色不浓 | 第36页 |
·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地区发展差异大 | 第36-37页 |
·洞庭湖区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 第37页 |
·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不够 | 第37页 |
·旅游开发有点无网、旅游交通严重滞后 | 第37-39页 |
第4章 环洞庭湖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 第39-49页 |
·地缘关系紧密,区域共轭 | 第40-41页 |
·区位条件优越 | 第41-42页 |
·发达立体的交通网络 | 第42-43页 |
·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 第43-47页 |
·资源丰富,品位高 | 第43-45页 |
·特色鲜明,互补性强 | 第45-46页 |
·资源组合好,呈圈带分布 | 第46-47页 |
·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第47-49页 |
第5章 洞庭湖区客源市场定量分析 | 第49-66页 |
·洞庭湖国内客源市场开拓分析 | 第49-51页 |
·国内客源市场开拓的可能性分析 | 第49-50页 |
·国内客源市场开拓的必要性分析 | 第50-51页 |
·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分析 | 第51-54页 |
·挖掘国际旅游市场的可能性 | 第51-53页 |
·挖掘国际旅游市场的必要性 | 第53-54页 |
·洞庭湖区国内、国际客源市场发展现状 | 第54-64页 |
·湖南国内旅游的总体情况 | 第54-55页 |
·洞庭湖区国内客源情况的分析 | 第55-57页 |
·洞庭湖区国内收入情况的分析 | 第57-59页 |
·洞庭湖区入境旅游的总体情况 | 第59页 |
·洞庭湖区入境客源量情况的分析 | 第59-62页 |
·洞庭湖区入境旅游收入情况的分析 | 第62-64页 |
·洞庭湖区客源量与旅游收入的关联性分析 | 第64-66页 |
第6章 环洞庭湖区旅游合作开发的措施与保障 | 第66-81页 |
·创新体制,统一规划 | 第66-68页 |
·合作进行旅游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 第68-69页 |
·塑造目的地形象,联合开展旅游产品营销 | 第69-71页 |
·培育共同旅游客源市场 | 第71-73页 |
·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 | 第71-72页 |
·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 第72-73页 |
·整体设计、有序开发、建设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群 | 第73-77页 |
·点—轴—网络产业空间发展模式 | 第74页 |
·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第74-77页 |
·环洞庭湖区主要旅游线路 | 第77页 |
·加强旅游企业合作,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 第77-78页 |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合作开发名牌旅游商品 | 第78-80页 |
·加强洞庭湖区旅游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 第80页 |
·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旅游人才队伍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