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面雨量气象业务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面雨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28页 |
| ·系统总体目标、设计方法及原则 | 第16-18页 |
| ·总体目标 | 第16页 |
| ·设计方法 | 第16页 |
| ·设计原则 | 第16-18页 |
|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18-19页 |
| ·相关技术 | 第19-23页 |
| ·COM技术 | 第19-20页 |
| ·ComGIS技术 | 第20-22页 |
| ·ArcGIS的ModelBuilder建模技术 | 第22-23页 |
|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23页 |
| ·面雨量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23-26页 |
| ·Net Framework平台及C#语言 | 第24-25页 |
| ·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包 | 第25-26页 |
| ·面雨量系统界面的设计 | 第26-28页 |
| 第3章 面雨量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第28-40页 |
| ·数据格式 | 第28-29页 |
| ·数据表设计 | 第29-30页 |
| ·空间数据 | 第29-30页 |
| ·属性数据 | 第30页 |
| ·数据入库 | 第30-39页 |
| ·数据加载 | 第39-40页 |
| ·数据导入及导出 | 第39页 |
| ·数据转换 | 第39-40页 |
| 第4章 面雨量数据的检索与分析 | 第40-52页 |
| ·设计思想 | 第40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40-44页 |
|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0-41页 |
| ·物理模型设计 | 第41页 |
| ·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41-44页 |
| ·检索流程 | 第44-46页 |
| ·数据库配置 | 第46-49页 |
| ·数据源连接的基本思路 | 第46页 |
| ·数据库配置文件参数说明 | 第46-47页 |
| ·配置文件的读取与数据库连接 | 第47-49页 |
| ·查询与分析 | 第49-52页 |
| ·按空间信息查询 | 第49-50页 |
| ·按流域选择查询 | 第50页 |
| ·按设置时间段查询 | 第50-52页 |
| 第5章 面雨量的算法方案研究 | 第52-58页 |
| ·常用面雨量计算方法 | 第52-54页 |
| ·算术平均法 | 第52-53页 |
| ·泰森多边形法 | 第53页 |
| ·等雨量线法 | 第53-54页 |
| ·网格法 | 第54页 |
| ·IDW与Cressman两种空间插值算法的比较 | 第54-58页 |
|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 | 第54-55页 |
| ·Cressman客观分析法 | 第55-56页 |
| ·两种插值算法的效果图对比 | 第56-58页 |
| 第6章 面雨量服务系统自动出图解决方案 | 第58-66页 |
| ·气象服务产品后台加工系统运行机制 | 第58页 |
| ·处理流程 | 第58-59页 |
| ·开发模型组件 | 第59-62页 |
| ·数据源支持组件(MCIAPS文件系统的支持) | 第60-61页 |
| ·Cressman插值组件 | 第61-62页 |
| ·PrintMap组件 | 第62页 |
| ·ArcGIS ModelBuilder建模技术 | 第62-64页 |
| ·任务部署 | 第64-66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