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 A.hydrophila的致病性 | 第13-16页 |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 第13-14页 |
·鳖类疾病 | 第14-15页 |
·稚鳖白点病 | 第14-15页 |
·鳖穿孔病 | 第15页 |
·鳖白底板病 | 第15页 |
·中国对虾败血病 | 第15-16页 |
·蛙类的多种疾病 | 第16页 |
·牛蛙腹水病 | 第16页 |
·牛蛙红腿病 | 第16页 |
·牛蛙"肝肿大病" | 第16页 |
·其他动物病症 | 第16页 |
2 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方法 | 第16-20页 |
·抗菌药物防治 | 第17-18页 |
·中草药防治 | 第18-19页 |
·疫苗的使用 | 第19-20页 |
3 A.hydrophila的耐药性研究 | 第20-22页 |
·耐药性的类型 | 第20-21页 |
·耐药性出现的原因 | 第21页 |
·A hydrophila的耐药状况 | 第21-2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几种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第24-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病鱼来源及症状观察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24页 |
·病原菌分离 | 第24-25页 |
·病原菌鉴定 | 第25页 |
·病原菌形态观察 | 第25页 |
·病原菌生理生化试验 | 第25页 |
·菌株的致病力测试 | 第25页 |
2 结果 | 第25-29页 |
·病鱼症状 | 第26-27页 |
·病原菌形态 | 第27-28页 |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 | 第28页 |
·菌株致病力测试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不同地区来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 第31-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第31页 |
·供试药品 | 第31-32页 |
·药敏纸片 | 第31页 |
·原料药 | 第31-32页 |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 第32-33页 |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33页 |
2 结果 | 第33-42页 |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 第33页 |
·MIC | 第33-39页 |
·7种抗菌药物对江苏地区分离菌株的MIC | 第33-34页 |
·7种抗菌药物对四川地区分离菌株的MIC | 第34-39页 |
·7种抗菌药物对广东地区分离菌株的MIC | 第39页 |
·7种抗菌药物对湖北地区分离菌株的MIC | 第39页 |
·两种药敏试验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第39-40页 |
·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耐药谱 | 第40-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不同地区A.hydrophila耐药状况分析 | 第42-43页 |
·耐药菌的判定标准 | 第43页 |
·耐药性防治对策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附录1 65株分离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 | 第53-69页 |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会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