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网络产业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研究--以电信业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3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7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17-23页
     ·关于网络经济的研究第17-19页
     ·关于电信业的研究第19-21页
     ·关于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研究第21-23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创新第24-30页
     ·研究内容第24-29页
     ·论文创新第29-30页
第二章 网络及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第30-44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30-34页
 第二节 网络的概念及其分类第34-37页
     ·网络的概念第34页
     ·网络的分类第34-37页
 第三节 网络的经济学定义和网络效应概念第37-38页
 第四节 网络产业的基本特征第38-43页
     ·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第38-40页
     ·网络外部性第40-41页
     ·转换成本和锁定第41-42页
     ·规模经济性第42-4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网络产业的市场结构、有效竞争与互联互通第44-71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44-48页
     ·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理论文献综述第44-46页
     ·电信业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文献综述第46-48页
 第二节 世界典型国家电信业市场结构演化分析第48-59页
     ·国外电信业市场结构演化分析第49-54页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演化与有效竞争第54-59页
 第三节 互联互通的理论分析第59-63页
     ·互联互通的概念第59-60页
     ·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特征第60-61页
     ·电信互联互通的网络价值第61-63页
 第四节 互联互通、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的建模分析第63-70页
     ·建立模型第63页
     ·接入价格的任意变化分析第63-65页
     ·单个运营商的接入定价变化分析第65-70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互联互通的单向接入定价第71-101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71-74页
 第二节 单向接入定价理论第74-82页
     ·接入的界定第74-75页
     ·单向接入的经济原理第75-76页
     ·接入定价规则第76-82页
 第三节 单向接入定价建模分析第82-99页
     ·无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分析第82-88页
     ·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分析第88-99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互联互通的双向接入定价第101-133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102-105页
 第二节 LRT模型及主要结论第105-107页
     ·基本模型第105-106页
     ·LRT模型主要结论第106-107页
 第三节 双向接入定价建模分析第107-121页
     ·区域性双寡头垄断模型第107-114页
     ·寡头企业价格竞争模型第114-121页
 第四节 实证分析第121-131页
     ·计量检验方法第122-127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127-131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六章 接入定价与规制收买第133-159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133-140页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与中国电信业价格规制比较第140-148页
     ·发达国家电信业价格规制第140-144页
     ·中国电信业价格规制第144-146页
     ·英、美、德与中国电信业规制比较第146-148页
 第三节 规制收买下的单向接入定价分析第148-158页
     ·特定变量及假设的提出第148-149页
     ·建模分析第149-15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第七章 电信业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第159-177页
 第一节 本章文献综述第159-161页
 第二节 三网融合的理论分析第161-166页
     ·产业融合与三网融合的含义第161-162页
     ·三网融合的原因第162-163页
     ·三网融合的途径第163-166页
 第三节 三网融合的现状分析第166-174页
     ·国外三网融合现状第166-169页
     ·中国三网融合现状第169-174页
 第三节 三网融合的对策及建议第174-176页
     ·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促进技术融合第174页
     ·强化体制改革,促进法律融合第174-175页
     ·鼓励业务创新,促进业务融合第175-17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76-177页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7-180页
 第一节 基本结论第177-179页
     ·理论分析结论第177-178页
     ·实证分析结论第178-179页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9-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0页
致谢第190-191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影响因素、比较优势与效应
下一篇: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