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诗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二节 《文苑英华》修纂的基本情况 | 第15-21页 |
一、修纂《文苑英华》的文化背景 | 第15-18页 |
二、编纂宗旨及成书过程 | 第18-21页 |
第一章 《文苑英华》诗的基本面貌 | 第21-77页 |
第一节《文苑英华》诗的性质 | 第21-35页 |
第二节《文苑英华》诗选概况 | 第35-49页 |
一、《文苑英华》诗的基本特点 | 第35-48页 |
二、接受效果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文苑英华》诗的“撮其类列”特 | 第49-71页 |
一、历代文学总集的诗歌类分 | 第49-55页 |
二、《文苑英华》诗的类型特征 | 第55-62页 |
三、《文苑英华》诗的类型举隅—音乐类诗 | 第62-71页 |
第四节 《文苑英华》诗的“分以布居”特征 | 第71-77页 |
第二章 《文苑英华》诗与先唐诗歌 | 第77-118页 |
第一节《文苑英华》所录先唐诗作概述 | 第77-92页 |
一、对南朝诗作的选取 | 第77-85页 |
二、对北朝诗作的选取 | 第85-88页 |
三、对隋代诗作的选取 | 第88-92页 |
第二节 《文苑英华》诗与《文选》诗 | 第92-99页 |
一、续《文选》诗的特征 | 第92-96页 |
二、续《文选》诗的原因 | 第96-99页 |
第三节 《文苑英华》诗与南朝艳诗 | 第99-106页 |
一、南朝艳诗收录概述 | 第99-101页 |
二、与《玉台新咏》的重诗分析 | 第101-104页 |
三、对南朝艳诗的态度 | 第104-106页 |
第四节 《文苑英华》对庾信诗的选录 | 第106-118页 |
一、庾信诗歌收录概述 | 第107-111页 |
二、庾信诗歌选录与宋初诗教特征 | 第111-118页 |
第三章 《文苑英华》诗与唐代诗歌 | 第118-173页 |
第一节 《文苑英华》选录唐诗概述 | 第118-144页 |
一、对初唐诗歌的选录 | 第119-125页 |
二、对盛唐诗歌的选取 | 第125-131页 |
三、对中唐诗歌的选取 | 第131-138页 |
四、对晚唐诗歌的选取 | 第138-141页 |
五、《文苑英华》选唐诗的基本倾向 | 第141-144页 |
第二节 《文苑英华》选唐诗与唐人选唐诗 | 第144-160页 |
一、与“唐人选唐诗”初唐诗歌选本 | 第144-146页 |
二、与“唐人选唐诗”盛唐诗歌选本 | 第146-151页 |
三、与“唐人选唐诗”中唐诗歌选本 | 第151-154页 |
四、与“唐人选唐诗”其他选集 | 第154-156页 |
五、《文苑英华》与《唐诗类选》 | 第156页 |
六、选本观照下《文苑英华》的选诗特色 | 第156-160页 |
第三节 《文苑英华》对白居易诗的选录 | 第160-173页 |
一、白居易诗收录概述 | 第160-162页 |
二、与唐人对白诗接受的异同 | 第162-163页 |
三、白诗选录与宋初崇白风气 | 第163-167页 |
四、编者杨徽之的崇白特征 | 第167-173页 |
第四章 《文苑英华》歌行考论 | 第173-200页 |
第一节 《文苑英华》歌行录文概述 | 第173-187页 |
一、作品题目及句式特点 | 第173-174页 |
二、收录历代歌行情况 | 第174-187页 |
第二节 《文苑英华》歌行观 | 第187-193页 |
一、北宋之前的歌行含义 | 第187-189页 |
二、《文苑英华》歌行观 | 第189-193页 |
第三节 《文苑英华》歌行与诗之关系 | 第193-200页 |
一、歌行严辨于诗的特点 | 第193-195页 |
二、与乐府类诗的关系 | 第195-200页 |
第五章 《文苑英华》诗选综论 | 第200-213页 |
第一节 《文苑英华》诗的批评特点 | 第200-207页 |
第二节 《文苑英华》诗批评特征成因探析 | 第207-213页 |
结语 | 第213-216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213-214页 |
二、本文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214-21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6-224页 |
附录 | 第224-231页 |
表一《文苑英华》所录先唐诗歌考 | 第224-225页 |
表二《文苑英华》所录唐诗考 | 第225-231页 |
后记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