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物含量测试设备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磁选的发展 | 第11-12页 |
2.2 磁选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2.3 磁选机的分类 | 第13-15页 |
2.4 磁选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2.5 磁选管的应用 | 第17页 |
2.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18页 |
2.7 小节 | 第18-19页 |
第3章 矿石的磁性及其在磁选管中所受的力 | 第19-26页 |
3.1 通过矿石磁性确定分选磁场的大小 | 第19-21页 |
3.1.1 矿石的磁性 | 第19-20页 |
3.1.2 分选磁场大小的确定 | 第20-21页 |
3.2 矿石颗粒在磁选管中所受的力 | 第21-25页 |
3.2.1 颗粒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 | 第22-24页 |
3.2.2 颗粒在磁选管中所受的阻力 | 第24页 |
3.2.3 颗粒在磁选管中所受的梯度(扩散)力 | 第24-25页 |
3.3 小节 | 第25-26页 |
第4章 导磁材料和磁选管结构的研究 | 第26-41页 |
4.1 导磁材料 | 第26-29页 |
4.2 磁选管的结构和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4.2.1 磁选管结构 | 第29页 |
4.2.2 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4.3 磁选管的磁场分析 | 第30-35页 |
4.3.1 “C”型电磁铁的结构 | 第30-31页 |
4.3.2 磁场结构分析 | 第31-35页 |
4.4 磁选管结构优化 | 第35-36页 |
4.4.1 磁极锥角导致的磁间距变化 | 第35-36页 |
4.4.2 铁芯和铁轭横截面的确定 | 第36页 |
4.5 磁路计算 | 第36-37页 |
4.5.1 磁路计算方法 | 第36页 |
4.5.2 确定磁选管所需安匝数 | 第36-37页 |
4.6 激磁线圈的确定 | 第37-40页 |
4.6.1 线圈导线的电流密度的选择 | 第38页 |
4.6.2 线圈尺寸的确定 | 第38-39页 |
4.6.3 线圈导线的截面积和匝数的选择 | 第39-40页 |
4.6.4 线圈温升的计算 | 第40页 |
4.7 小节 | 第40-41页 |
第5章 ANSYS模拟磁选管磁场 | 第41-58页 |
5.1 ANSYS概述 | 第41-42页 |
5.2 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理论 | 第42-47页 |
5.2.1 三维网格剖分单元类型 | 第42-43页 |
5.2.2 四面体单元类型的基函数 | 第43-46页 |
5.2.3 三维静磁场计算原理 | 第46-47页 |
5.3 建模及分析 | 第47-54页 |
5.3.1 绘制几何模型 | 第47-49页 |
5.3.2 运算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5.4 参数化设置及分析 | 第54-57页 |
5.4.1 参数化设置 | 第54-56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4.3 磁极锥角最优值验证 | 第57页 |
5.5 小节 | 第57-58页 |
第6章 样机磁场强度测试 | 第58-63页 |
6.1 特斯拉计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 | 第58-59页 |
6.2 实验步骤 | 第59-60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6.4 小节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7.2 不足之处 | 第64页 |
7.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