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主题与意义第18-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8-19页
        二、研究的主题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1-32页
        一、对银行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21-23页
        二、对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23-30页
        三、对银行评级的相关研究第30-31页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第31-32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2-33页
        一、研究思路第32页
        二、研究方法第32-33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第33-35页
        一、论文结构第33页
        二、主要内容第33-35页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5-37页
        一、可能的创新第35页
        二、存在的不足第35-37页
第二章 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第37-59页
    第一节 上市银行概述第37-47页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第37页
        二、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第37-39页
        三、上市银行的定义及特点第39-43页
        四、我国上市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第43-47页
    第二节 银行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辨析第47-53页
        一、竞争与竞争力第47-48页
        二、银行竞争力第48-53页
    第三节 银行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方法第53-58页
        一、多元统计方法第54-55页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第55-56页
        三、层次分析法第56-57页
        四、模糊综合评价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环境分析第59-93页
    第一节 我国上市银行的同业竞争第59-67页
        一、我国银行业的历史发展阶段第59-62页
        二、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第62-63页
        三、我国上市银行的竞争格局第63-67页
    第二节 我国上市银行的对外开放第67-82页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第68-69页
        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第69-78页
        三、我国上市银行的对外开放现状第78-82页
    第三节 我国上市银行的技术与金融产品创新第82-92页
        一、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第82-83页
        二、电子货币的出现与广泛使用第83-86页
        三、电子支付系统的快速发展第86-88页
        四、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入影响第88页
        五、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第88-90页
        六、专业人才培养的加快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四章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第93-125页
    第一节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第93-111页
        一、风险管理能力第95-97页
        二、盈利能力第97-98页
        三、市场占有能力第98-101页
        四、公司治理能力第101-103页
        五、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第103-107页
        六、服务能力第107-108页
        七、成长能力第108-109页
        八、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第109-111页
    第二节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第111-124页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第111-112页
        二、对指标的具体选择第11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五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第125-174页
    第一节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指标的因子分析第125-140页
        一、因子分析概述第125-127页
        二、2007年上市银行竞争力指标的缩融第127-137页
        三、2007年上市银行竞争力8个因子的二次因子分析第137-140页
    第二节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得分、排名及分析第140-173页
        一、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结果第140-146页
        二、对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得分的总体分析第146-150页
        三、对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排名的总体分析第150-151页
        四、对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得分及排名的具体分析第151-172页
        五、对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得分及排名分析的总结第172-173页
    本章小结第173-174页
第六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第174-204页
    第一节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聚类分析第174-197页
        一、聚类的基本原理第174-176页
        二、2007年16家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第176-180页
        三、2008年16家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第180-185页
        四、2009年16家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第185-189页
        五、2010年16家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第189-193页
        六、2011年16家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第193-197页
    第二节 对我国上市银行聚类结果的分析与总结第197-203页
        一、对聚类结果的总结描述第197-198页
        二、对聚类结果的深入分析第198-200页
        三、对竞争力整体评价结果的验证第200-203页
    本章小结第203-20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第204-21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204-206页
        一、因子分析结论第204-205页
        二、聚类分析结论第205-206页
        三、综合研究结论第206页
    第二节 第1类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对策第206-209页
        一、增强服务能力第206-207页
        二、实现产品和客户特色化经营第207-209页
        三、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第209页
    第三节 第2类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对策第209-213页
        一、增强盈利能力第209-210页
        二、实行区域差异化战略第210-211页
        三、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第211-212页
        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第212-213页
        五、增加银行成长的稳定性第213页
    第四节 第3类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对策第213-216页
        一、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214-215页
        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第215-216页
    本章小结第216-217页
后记第217-220页
参考文献第220-226页
附录A 2008年因子分析数据与结果第226-235页
附录B 2009年因子分析数据与结果第235-244页
附录C 2010年因子分析数据与结果第244-253页
附录D 2011年因子分析数据与结果第253-262页
附录E 2007-2011 16家上市银行数据表第262-277页

论文共2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