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4-3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介绍 | 第15-31页 |
1.2.1 超级电容构造 | 第15-16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特点 | 第16-17页 |
1.2.3 超级电容器分类 | 第17-21页 |
1.2.3.1 根据储能机理分类 | 第17-19页 |
1.2.3.2 根据正负极构成分类 | 第19-21页 |
1.2.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分类 | 第21-29页 |
1.2.4.1 碳基电极材料 | 第21-26页 |
1.2.4.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 第26-27页 |
1.2.4.3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 第27-28页 |
1.2.4.4 复合电极材料 | 第28-29页 |
1.2.5 超级电容器应用 | 第29-30页 |
1.2.6 超级电容器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1.3 二维Ti_3C_2 纳米材料 | 第31-34页 |
1.3.1 二维MXenes材料的概述 | 第31-32页 |
1.3.2 二维MXenes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1.3.3 二维MXenes材料的改性方法 | 第33-34页 |
1.3.3.1 赝电容材料负载法 | 第33页 |
1.3.3.2 杂原子掺杂法 | 第33-34页 |
1.3.4 二维层状Ti_3C_2 材料的应用 | 第34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34-36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5页 |
1.4.2 创新点 | 第35-36页 |
2 外加Ti源 TiO_2/Ti_3C_2 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49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2.2.2 Ti 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3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38页 |
2.2.4 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2.3.1 物相分析 | 第39-41页 |
2.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2.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42-43页 |
2.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3 原位氧化Ti O_2/Ti_3C_2 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61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页 |
3.2.2 原位氧化Ti 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0页 |
3.2.3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50-51页 |
3.2.4 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表征 | 第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52-54页 |
3.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54页 |
3.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4-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碳微球/Ti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1-73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4.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61-62页 |
4.2.2 碳微球/Ti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2-63页 |
4.2.3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63页 |
4.2.4 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表征 | 第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4.3.1 物相组成分析 | 第63-64页 |
4.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64-66页 |
4.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66页 |
4.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6-70页 |
4.3.5 碳微球/TiO_2/Ti_3C_2 合成和储能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PPy/Ti_3C_2 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3-84页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5.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74页 |
5.2.2 PPy/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74页 |
5.2.3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74-75页 |
5.2.4 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表征 | 第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3页 |
5.3.1 物相分析 | 第75-76页 |
5.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76-77页 |
5.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77-78页 |
5.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8-82页 |
5.3.5 PPy/Ti_3C_2 合成和储能机理分析 | 第82-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PPy/TiO_2/Ti_3C_2和MoO_3/TiO_2/Ti_3C_2 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4-95页 |
6.1 引言 | 第84-8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6.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85页 |
6.2.2 PPy/Ti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85页 |
6.2.3 MoO_3/Ti O_2/Ti_3C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85-86页 |
6.2.4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86页 |
6.2.5 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表征 | 第8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4页 |
6.3.1 物相分析 | 第86-87页 |
6.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87-88页 |
6.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88页 |
6.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88-93页 |
6.3.5 不同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对比 | 第93-9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7.1 结论 | 第95-96页 |
7.2 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