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与倒塌过程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3.1 模型试验法的发展现状 | 第16页 |
1.3.2 有限单元法在抗震分析领域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3 离散单元法在抗震分析领域的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1.3.4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多弹簧单元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离散元多弹簧单元模型的改进研究 | 第26-44页 |
2.1 改进的多弹簧单元模型的基本计算理论 | 第26页 |
2.2 杆段多弹簧模型的修正 | 第26-32页 |
2.2.1 弹簧组构造的修正 | 第27-28页 |
2.2.2 剪切弹簧本构关系的修正 | 第28页 |
2.2.3 基于修正模型的弹簧组的力—位移关系 | 第28-32页 |
2.3 多弹簧壳单元模型的改进 | 第32-40页 |
2.3.1 基于矩形单元的多弹簧壳单元模型 | 第32-35页 |
2.3.2 基于一般单元的多弹簧壳单元模型 | 第35-40页 |
2.4 弹簧的本构关系 | 第40-43页 |
2.4.1 混凝土本构关系(一) | 第40-41页 |
2.4.2 混凝土本构关系(二) | 第41-42页 |
2.4.3 剪力墙中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销栓作用 | 第42页 |
2.4.4 钢筋本构关系(一) | 第42页 |
2.4.5 钢筋本构关系(二)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改进多弹簧单元模型在程序中的实现 | 第44-56页 |
3.1 离散元程序SMS-Collapse简介 | 第44-45页 |
3.1.1 SMS-Collapse程序的发展 | 第44页 |
3.1.2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44页 |
3.1.3 程序的基本框架 | 第44-45页 |
3.2 ABAQUS参数化建模 | 第45-46页 |
3.3 SMS-Collapse的前处理程序的改进 | 第46-52页 |
3.3.1 建模及单元划分方法的改进 | 第46-47页 |
3.3.2 离散单元拓扑关系的完善 | 第47-48页 |
3.3.3 弹簧组的构造及其初始化 | 第48-49页 |
3.3.4 多弹簧单元模型的改进 | 第49-51页 |
3.3.5 输出文件子程序的改进 | 第51-52页 |
3.4 SMS-Collapse的计算程序的改进 | 第52-53页 |
3.4.1 计算部分的修正 | 第52页 |
3.4.2 改进的计算程序的流程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模拟分析 | 第56-64页 |
4.1 试验概况 | 第56-57页 |
4.2 计算实例 | 第57-62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57-59页 |
4.2.2 单轴加载试验TP74 | 第59-61页 |
4.2.3 双轴加载试验TP77 | 第61-62页 |
4.2.4 单元截面不同弹簧数对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性能模拟的影响 | 第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非线性模拟分析 | 第64-86页 |
5.1 试验概况 | 第64-68页 |
5.1.1 无洞剪力墙试验 | 第64-66页 |
5.1.2 开洞剪力墙试验 | 第66-68页 |
5.2 不同单元构型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模拟分析的影响 | 第68-73页 |
5.2.1 开洞剪力墙试验SW-1模拟计算 | 第68-69页 |
5.2.2 开洞剪力墙试验SW-2模拟计算 | 第69-70页 |
5.2.3 开洞剪力墙试验SW-3模拟计算 | 第70-71页 |
5.2.4 无洞剪力墙试验SW1-1模拟计算 | 第71-72页 |
5.2.5 小结 | 第72-73页 |
5.3 不同单元大小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模拟分析的影响 | 第73-75页 |
5.4 截面厚度方向不同弹簧数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模拟分析的影响 | 第75-76页 |
5.5 截面高度方向不同弹簧数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模拟分析的影响 | 第76-77页 |
5.6 边缘构件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的影响 | 第77-78页 |
5.7 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销栓作用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模拟的影响 | 第78-81页 |
5.7.1 开洞剪力墙试验SW-3模拟计算 | 第78-79页 |
5.7.2 无洞剪力墙试验模拟计算 | 第79-81页 |
5.7.3 小结 | 第81页 |
5.8 不同轴压比对剪力墙非线性性能的影响 | 第81-83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