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皮渣固态发酵蛋白质饲料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柑橘产业及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9-15页 |
1.1.1 柑橘产业现状 | 第9-10页 |
1.1.2 柑橘皮渣的生理特征及营养功能 | 第10页 |
1.1.3 柑橘皮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 | 第10-15页 |
1.2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特点 | 第15-16页 |
1.2.2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发酵原料 | 第16页 |
1.2.3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发酵微生物 | 第16-17页 |
1.2.4 固态发酵法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 第17-18页 |
1.2.5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应用前景 | 第18页 |
1.3 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1 果胶和纤维素的结构特征 | 第18页 |
1.3.2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特性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发酵菌种比例优化 | 第21-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21页 |
2.1.2 主要培养基 | 第21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2.1 菌种培养方法 | 第22-23页 |
2.2.2 发酵方法 | 第23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2.3.1 混菌比例对发酵产物粗蛋白的影响 | 第28页 |
2.3.2 混菌比例对发酵产物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混菌比例对发酵产物酸性蛋白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4 混菌比例对发酵产物果胶酶的影响 | 第30页 |
2.3.5 混菌比例对发酵产物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柑橘皮渣固态发酵蛋白质饲料 | 第33-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1.1 发酵原料 | 第33页 |
3.1.2 发酵菌株 | 第33页 |
3.1.3 溶液配制 | 第33-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1 固态发酵培养基 | 第34页 |
3.2.2 柑橘皮渣发酵饲料产蛋白影响因素 | 第34页 |
3.2.3 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3.3.1 固态发酵过程中pH变化 | 第35-36页 |
3.3.2 原料含水率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3 尿素投加量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4 温度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5 接种量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6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48页 |
3.3.7 最佳发酵条件下的发酵结果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难降解物质果胶与纤维素的降解及其酶学特性 | 第51-6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4.2.1 发酵方法 | 第51页 |
4.2.2 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5页 |
4.3.1 单菌发酵产果胶酶及果胶降解情况 | 第52-54页 |
4.3.2 单菌发酵产纤维素酶与纤维素降解情况 | 第54-55页 |
4.3.3 混菌发酵产果胶酶和果胶降解情况 | 第55-59页 |
4.3.4 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降解情况 | 第59-64页 |
4.3.5 单菌与混菌发酵结果比较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建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录 | 第79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目录 | 第79页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