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旱灾论文

结构方程模型和Copula函数在干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干旱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农业干旱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2.1 干旱脆弱性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Copula方法在农业干旱中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第13-18页
        1.4.1 资料来源第13-14页
        1.4.2 分析方法第14-18页
2 干旱脆弱性指标的筛选和综合得分第18-30页
    2.1 干旱脆弱性指标的筛选第18-25页
        2.1.1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第18页
        2.1.2 案例区指标的筛选第18-20页
        2.1.3 多个指标的路径分析第20-25页
    2.2 干旱脆弱性综合得分第25-30页
        2.2.1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25页
        2.2.2 脆弱性综合得分第25-30页
3 Copula函数的原理第30-36页
    3.1 Copula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第30-31页
    3.2 Copula函数的分类第31-32页
        3.2.1 椭圆型Copula函数族第31页
        3.2.2 阿基米德型Copula函数族第31-32页
        3.2.3 二次型Copula函数族第32页
        3.2.4 极值型Copula函数族第32页
    3.3 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第32-34页
        3.3.1 极大似然估计第33页
        3.3.2 边际推断法(IFM)第33页
        3.3.3 相关性指标法第33-34页
    3.4 Copulas函数的参数拟合度检验第34-36页
        3.4.1 图形观测法第34页
        3.4.2 数值解析法第34-36页
4 干旱特征变量边缘分布第36-52页
    4.1 干旱致灾性评价指标第36-44页
        4.1.1 干旱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6页
        4.1.2 潜在蒸散量函数的选取第36-38页
        4.1.3 SPEI指数的计算第38-39页
        4.1.4 SPEI指数对干旱程度的描述第39-40页
        4.1.5 各地区SPEI指数的呈现第40-44页
    4.2 游程理论第44-46页
        4.2.1 理论简介第44页
        4.2.2 实证分析第44-46页
    4.3 特征变量边缘分布的拟合第46-48页
    4.4 特征变量的假设检验第48页
    4.5 变量间相关性度量第48-52页
        4.5.1 相关系数第49-50页
        4.5.2 实证分析第50-52页
5 二维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第52-60页
    5.1 最优Copula函数模型的确定第52-53页
    5.2 二维概率分布第53-54页
    5.3 二维重现期计算第54-55页
    5.4 实证分析第55-60页
        5.4.1 组合重现期分布第55-56页
        5.4.2 单变量重现期估计第56-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4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不足第61-62页
    6.3 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水足迹的山西省农业水资源压力评价及其驱动力分析
下一篇: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凋落物分解与凋落物性状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