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国内学界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与历史分析 | 第13-39页 |
一、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 第13-18页 |
(一) 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实践形式 | 第13-14页 |
(二) 自由贸易区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第18-39页 |
(一) 自由贸易区发展和演变历程 | 第18-25页 |
(二) 自由贸易区发展历史的几点启示 | 第25-39页 |
第二章 现代自由贸易区的类型与政府管理模式分析 | 第39-54页 |
一、现代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 第39-47页 |
(一) 基于经营方式的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分析 | 第40-44页 |
(二) 基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自由贸易区类型分析 | 第44-47页 |
二、现代自由贸易区的政府管理模式分析 | 第47-54页 |
(一) 自由贸易区的中央政府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二) 自由贸易区的内部管理体制 | 第49-51页 |
(三) 自由贸易区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51-54页 |
第三章 中国保税区实践的现状与困境 | 第54-89页 |
一、中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 | 第54-63页 |
(一) 保税区的酝酿阶段(1987-1990 年) | 第54-56页 |
(二) 保税区的正式建立阶段(1990—1996 年) | 第56-58页 |
(三) 保税区的迅速发展时期(1997-2000 年) | 第58-60页 |
(四) 保税区调整和转型探索试验时期(2001 年以来) | 第60-63页 |
二、中国保税区实践的现状及困境 | 第63-89页 |
(一) 中国保税区的经济功能开发现状 | 第64-69页 |
(二) 中国保税区的政府管理的现状 | 第69-77页 |
(三) 中国保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第77-89页 |
第四章 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初步探索与目标模式分析 | 第89-106页 |
一、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初步探索 | 第89-94页 |
(一) 出口加工区试点 | 第89-91页 |
(二) 区港联动试点与保税物流园建设 | 第91-92页 |
(三) 保税港建设与自由贸易港发展方向的提出 | 第92-94页 |
二、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分析 | 第94-106页 |
(一) 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设定的原则 | 第96-99页 |
(二) 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中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第99-101页 |
(三) 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政府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 | 第101-106页 |
第五章 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第106-146页 |
一、大连保税区的发展历程 | 第106-114页 |
(一) 大连保税区的建立和前期的迅速发展(1992—2000 年) | 第107-108页 |
(二) 中期的调整和探索(2000—2005 年) | 第108-112页 |
(三) 保税港建设和大连保税区转型的准备阶段(2006 年以来) | 第112-114页 |
二、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条件分析 | 第114-126页 |
(一) 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内部条件分析 | 第115-123页 |
(二) 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外部条件分析 | 第123-126页 |
三、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 | 第126-134页 |
(一) 经济发展模式:开放型综合自由贸易区 | 第126-129页 |
(二) 政府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体制和海关独立监管体制 | 第129-134页 |
四、大连保税区实现转型目标的对策分析 | 第134-146页 |
(一) 区内功能的开发与整合 | 第134-139页 |
(二) 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 第139-146页 |
结论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5-156页 |
后记 | 第156-157页 |
中文摘要 | 第157-160页 |
ABSTRACT | 第160-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