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1.2.1 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8页 |
1.2.2 镉对植物和人体的危害 | 第18-19页 |
1.2.3 植物对镉的吸收、运输及积累 | 第19-20页 |
1.2.4 镉胁迫下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响应 | 第20-21页 |
1.2.5 镉与其他元素交互作用 | 第21-22页 |
1.2.6 水分对镉有效性调控 | 第22页 |
1.2.7 土壤镉污染的治理 | 第22-23页 |
1.2.8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3-2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26-2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33页 |
2.3.1 生长及生理指标 | 第28-31页 |
2.3.2 生化指标 | 第31-32页 |
2.3.3 荧光定量PCR及转录组测序 | 第32-33页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小麦对镉吸收、运输及积累的差异与耐性机制 | 第34-46页 |
3.1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根系表面镉的分布 | 第34-36页 |
3.1.1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根系表面不同形态镉的分布 | 第34-35页 |
3.1.2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根系表面镉的分布总量 | 第35-36页 |
3.2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镉的器官分布及累积 | 第36-38页 |
3.2.1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镉的含量及转移系数 | 第36-37页 |
3.2.2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镉的累积量 | 第37-38页 |
3.3 不同基因型型小麦植株体内镉的亚细胞分布 | 第38-41页 |
3.3.1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亚细胞各组分中镉的含量 | 第38-40页 |
3.3.2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亚细胞各组分中镉的分布比例 | 第40-41页 |
3.4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镉的化学形态 | 第41-45页 |
3.4.1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中不同化学形态镉的含量 | 第41-43页 |
3.4.2 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中不同化学形态镉的比例 | 第43-45页 |
3.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抗氧化系统响应差异与机制 | 第46-57页 |
4.1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氧化损伤分析 | 第46-50页 |
4.1.1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根尖细胞透射电镜分析 | 第46页 |
4.1.2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H_2O_2 | 第46-49页 |
4.1.3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MDA含量 | 第49-50页 |
4.2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型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第50-53页 |
4.2.1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 | 第50-51页 |
4.2.2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地上部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 | 第51-53页 |
4.3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3-56页 |
4.3.1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中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 第53-54页 |
4.3.2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地上部组织中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镉胁迫下根系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57-65页 |
5.1 RNA-SEQ数据分析 | 第57-63页 |
5.1.1 转录组装配和质量评估 | 第57页 |
5.1.2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第57-59页 |
5.1.3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第59-60页 |
5.1.4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第60-63页 |
5.2 Q-PCR对RNA-SEQ验证 | 第63-64页 |
5.3 结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氮素、硫素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65-87页 |
6.1 N素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65-75页 |
6.1.1 不同N素形态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65-70页 |
6.1.2 不同N素水平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70-75页 |
6.2 S素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75-85页 |
6.2.1 不同S素形态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75-79页 |
6.2.2 不同S素水平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79-85页 |
6.3 N素与S素交互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85-86页 |
6.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PEG6000 对镉吸收和积累的阻控效应 | 第87-95页 |
7.1 不同PEG6000 处理对小麦生物质量、根冠比及最长根的影响 | 第87-88页 |
7.2 不同PEG6000 处理对小麦植株内镉含量和其分布的影响 | 第88-90页 |
7.3 不同PEG6000 处理对小麦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90-92页 |
7.4 PEG6000 处理与生理特性及根系形态的相关分析 | 第92-94页 |
7.5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95-96页 |
8.2 创新点 | 第96页 |
8.3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附录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