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6-4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6-18页
    二、文献综述第18-36页
    三、本文的结构与写作难点第36-40页
第一章 宪法上的言论自由及其限制第40-59页
    第一节 作为基本权利的言论自由第40-46页
        一、“自由”概念的论域第40-42页
        二、言论自由的概念和形式第42-44页
        三、言论自由的社会意义第44-46页
    第二节 宪法对基本权利的限制作出原则性规定第46-51页
        一、禁止剥夺但可以限制的权利第46-50页
        二、可以剥夺也可以限制的权利第50-51页
    第三节 宪法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第51-58页
        一、宪法限制言论自由的情形第51-54页
        二、法律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第54-56页
        三、限制言论自由的方式和滥用言论自由的法律责任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二章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的法理依据第59-86页
    第一节 网络言论的构成第59-61页
    第二节 网络言论的特点第61-67页
        一、网络言论的开放性第61-64页
        二、网络言论的便捷性第64-66页
        三、网络言论的虚拟性第66-67页
    第三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的理由第67-85页
        一、《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之辩第67-70页
        二、“信息自由市场”之保障第70-75页
        三、公共利益之保障第75-80页
        四、权利冲突之解决第80-83页
        五、网络言论表达之需要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三章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的域外实践第86-104页
    第一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的体制第87-92页
        一、间接规制和电子分级限制第87-89页
        二、网络信息过滤机制第89-92页
    第二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的方式第92-100页
        一、许可制第92页
        二、作为事前控制的禁止令第92-93页
        三、过滤和分级第93-96页
        四、政府强制查阅网络信息第96-97页
        五、行业组织的自律与限制措施第97-100页
        六、谣言揭露第100页
    第三节 规制网络言论的执行机构及法律责任第100-103页
        一、规制网络言论的执行机构第100-102页
        二、法律责任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四章 我国对网络言论的全面规制第104-126页
    第一节 我国规制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定第104-109页
        一、法律对违法和不当网络言论范围的确定第105-106页
        二、行政法规对网络言论的限制第106页
        三、规章对网络使用者和网络服务商的限制第106-108页
        四、行政规范性文件对网络运营和网络言论的限制第108-109页
    第二节 我国网络言论的审查形式第109-115页
        一、事前审查第109-113页
        二、网络言论内容的过滤审查第113-115页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与行业组织协助的规制体系第115-125页
        一、政府主导第115-117页
        二、行业组织之协助第117-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五章 我国规制网络言论之检讨第126-140页
    第一节 法律规范之疏漏第126-136页
        一、法律规范较为分散,且多数位阶较低第127-128页
        二、部分规范制定主体权限存疑第128-130页
        三、规范的制定依据含混第130-131页
        四、法规和规章内容重复第131-133页
        五、政府规制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第133-136页
    第二节 规制实践缺乏有效性和合法性第136-139页
        一、过滤机制难以奏效第136-137页
        二、运动式执法“误伤”有益网站第137-138页
        三、实名制缺乏合法性支持第138-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六章 我国规制网络言论问题之化解第140-149页
    第一节 建立网络言论引导机制第140-144页
        一、建立网络言论的引导机制第140-142页
        二、发挥行业组织的管控作用第142-144页
    第二节 网络言论分类和实名制第144-146页
        一、确立网络言论分类的法律标准第144-145页
        二、法律或行政法规确认实名制第145-146页
    第三节 建立以行政制裁为主的处罚机制第146-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结论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后记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微观主体行为视角
下一篇:诉讼标的理论与程序权保障之研究--以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