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特征导波的焊缝缺陷检测传感器机理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焊缝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超声导波焊缝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超声导波与焊缝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第15-17页
        1.3.2 焊缝特征导波传感器的技术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超声导波理论基础及焊缝特征导波的形成第20-32页
    2.1 相速度与群速度概念第20-21页
    2.2 频散与多模态特性第21-29页
        2.2.1 Lamb波传播基础理论第22-25页
        2.2.2 SH波传播基础理论第25-29页
    2.3 焊缝特征导波的形成机理第29-30页
    2.4 基于特征导波的焊缝缺陷检测原理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焊缝特征导波的激励与传播数值模拟第32-43页
    3.1 对接焊缝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7页
        3.1.1 单元网格划分第33页
        3.1.2 分析步设置第33-34页
        3.1.3 激励信号选取第34-36页
        3.1.4 载荷施加与信号接收第36-37页
    3.2 吸收边界设置第37-39页
    3.3 焊缝特征导波的激励与传播第39-42页
        3.3.1 S_0模态的激励与传播第39-40页
        3.3.2 SH_0模态的激励与传播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焊缝特征导波激励参数的影响研究第43-57页
    4.1 激励频率对焊缝特征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第43-45页
        4.1.1 S_(w0)模态在不同激励频率下的传播特性第43-44页
        4.1.2 SH_(w0)模态在不同激励频率下的传播特性第44-45页
    4.2 激励阵列对焊缝特征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第45-48页
        4.2.1 S_(w0)模态在不同激励阵列下的传播特性第46-47页
        4.2.2 SH_(w0)模态在不同激励阵列下的传播特性第47-48页
    4.3 焊缝特征导波与典型缺陷的相互作用第48-55页
        4.3.1 焊缝表面缺陷的检测第49-53页
        4.3.2 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焊缝特征导波缺陷检测压电元件及阵列的设计第57-68页
    5.1 传感器类型的选择第57-59页
    5.2 压电元件的设计第59-65页
        5.2.1 压电材料的选择第59-60页
        5.2.2 振动模式的选择第60-62页
        5.2.3 压电尺寸的设计第62-63页
        5.2.4 模态及谐响应分析第63-65页
    5.3 检测阵列的设计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焊缝特征导波缺陷检测实验研究第68-81页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68-69页
    6.2 焊缝特征导波激励模态验证第69-73页
        6.2.1 S_(w0)模态的激发与鉴别第70-72页
        6.2.2 SH_(w0)模态的激发与鉴别第72-73页
    6.3 焊缝特征导波激励接收实验与分析第73-75页
    6.4 焊缝特征导波缺陷检测实验与分析第75-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4页
    7.1 总结第81-83页
    7.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光微造型的缓冲条金属骨架表界面形貌优化及粘结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6061铝合金焊接前纳秒激光表面预处理机制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