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燃气供应论文

华南某LNG接收站能耗分析及节能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LNG接收站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LNG接收站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LNG接收站节能技术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LNG接收站设备模型建立第17-35页
    2.1 HYSYS软件的特点及功能第17-18页
    2.2 LNG物性计算第18-21页
        2.2.1 LNG物性计算理论依据第18-20页
        2.2.2 计算结果第20-21页
    2.3 接收站设备稳态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1-27页
        2.3.1 泵的计算模型第21-22页
        2.3.2 压缩机的计算模型第22-23页
        2.3.3 节流阀的计算模型第23-24页
        2.3.4 储罐及分离器的计算模型第24-25页
        2.3.5 分流器的计算模型第25-26页
        2.3.6 混合器的计算模型第26-27页
        2.3.7 双股流换热器的计算模型第27页
    2.4 设备的设计参数第27-34页
        2.4.1 卸料设备第27-29页
        2.4.2 LNG储罐第29页
        2.4.3 罐内低压泵第29-30页
        2.4.4 BOG压缩机第30-31页
        2.4.5 再冷凝器第31-32页
        2.4.6 高压泵第32页
        2.4.7 汽化器第32-34页
        2.4.8 海水泵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LNG接收站工艺流程模拟与能耗分析第35-57页
    3.1 LNG接收站模型的建立第35-41页
        3.1.1 模型参数设定第35-37页
        3.1.2 HYSYS工艺流程图第37页
        3.1.3 模拟计算结果第37-41页
    3.2 流程性能参数的确定第41-43页
    3.3 流程性能参数分析第43-52页
        3.3.1 LNG组分对于能耗的影响第43-45页
        3.3.2 BOG处理量对于能耗的影响第45-46页
        3.3.3 低压泵出口压力变化对能耗的影响第46-47页
        3.3.4 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变化对能耗的影响第47-48页
        3.3.5 LNG流量对能耗的影响第48-49页
        3.3.6 外输压力变化对能耗的影响第49-51页
        3.3.7 外输天然气温度变化对能耗的影响第51-52页
    3.4 LNG接收站工艺流程优化分析第52-55页
        3.4.1 目标函数第52页
        3.4.2 优化变量第52-53页
        3.4.3 约束条件第53页
        3.4.4 优化方法第53-54页
        3.4.5 优化结果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LNG接收站节能措施研究第57-67页
    4.1 BOG处理量控制技术第57-62页
        4.1.1 BOG量的计算第57-61页
        4.1.2 减少BOG量的措施第61-62页
    4.2 LNG高压泵高效运行技术第62-63页
    4.3 海水泵高效运行技术第63页
    4.4 用电波峰波谷时间比优化第63-64页
    4.5 节能效果分析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LNG冷能梯级利用效益分析第67-75页
    5.1 冷能利用方式第67-68页
    5.2 冷能利用评价方法第68页
    5.3 冷能梯级利用方法第68-70页
    5.4 冷能梯级利用节能效果第70-71页
        5.4.1 冷能利用率第70-71页
        5.4.2 冷能梯级利用节能效果第71页
    5.5 冷能梯级利用经济效益分析第71-74页
        5.5.1 冷能价值分析第71-72页
        5.5.2 投资估算及成本和利润分析第72-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与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第82-94页
    附录A第82-84页
    附录B第84-89页
    附录C第89-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分析
下一篇:催化裂化烟气轮机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