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工程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土壤液化对管线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抗液化措施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数值分析计算模型第17-26页
    2.1 FLAC3D基本原理第17-19页
    2.2 本构模型第19-21页
        2.2.1 Mohr-Coulomb模型第19-21页
        2.2.2 动孔压模型第21页
    2.3 饱和砂土液化判定准则第21-23页
    2.4 模型建立第23-25页
        2.4.1 震前模型建立第23-24页
        2.4.2 地震期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2.4.3 模型参数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分析第26-68页
    3.1 饱和砂土地基动力响应分析第26-32页
        3.1.1 El-Centro波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动力特性分析第26-30页
        3.1.2 人工波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动力特性分析第30-32页
    3.2 管线所处砂土地基的液化特性分析第32-34页
    3.3 同一管道不同节点的动力响应分析第34-38页
    3.4 土性参数和占压荷载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38-49页
        3.4.1 土体弹性模量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39-41页
        3.4.2 泊松比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1-43页
        3.4.3 土体孔隙率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3-45页
        3.4.4 土体密度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5-47页
        3.4.5 占压荷载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分析第47-49页
    3.5 场地局部液化对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9-56页
    3.6 抗液化措施数值模拟第56-61页
        3.6.1 地基抗液化措施第56-58页
        3.6.2 挖换法数值模拟第58-61页
    3.7 地震结束后液化砂土沉降对管线的影响第61-67页
        3.7.1 基本思路第61页
        3.7.2 基本假设第61页
        3.7.3 建立过程第61-67页
    3.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行波效应对可液化土层中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68-78页
    4.1 行波效应第68-69页
        4.1.1 行波效应简介第68页
        4.1.2 行波效应在FLAC3D中的实现第68-69页
    4.2 地震波的选取第69页
    4.3 行波效应对埋地管线动力响应的影响第69-75页
    4.4 行波效应对土体动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第75-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氯离子诱导锈胀开裂研究
下一篇:华南某LNG接收站能耗分析及节能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