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8-20页 |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 1.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2.研究展望 | 第14页 |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 1.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2.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8-20页 |
| 1.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2.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3.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4.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二、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能力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 第20-26页 |
| (一)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能力的现实问题 | 第20-23页 |
| 1.沟通的主动意识淡薄 | 第21页 |
| 2.沟通的清晰程度不高 | 第21-22页 |
| 3.沟通的技巧水平较低 | 第22-23页 |
| 4.沟通的内容单一 | 第23页 |
| (二)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能力的主要需求 | 第23-26页 |
| 1.提升沟通的主动性 | 第23-24页 |
| 2.提高沟通的清晰性 | 第24页 |
| 3.提高沟通的技巧性 | 第24页 |
| 4.丰富沟通的内容 | 第24-26页 |
| 三、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能力提升的实务过程 | 第26-46页 |
| (一)接案 | 第26页 |
| (二)预估分析 | 第26-28页 |
| (三)服务计划 | 第28-30页 |
| (四)服务过程 | 第30-42页 |
| 第一节小组活动:相逢是一种缘 | 第30-32页 |
| 第二节小组活动:我们的父母 | 第32-34页 |
| 第三节小组活动:亲子间的“趣”事 | 第34-36页 |
| 第四节小组活动:心有灵犀 | 第36-38页 |
| 第五节小组活动:父母亲,听我说 | 第38-40页 |
| 第六节小组活动:我爱我家 | 第40-42页 |
| (五)评估 | 第42-46页 |
| 1.评估方法 | 第42页 |
| 2.评估内容 | 第42-44页 |
| 3.小结 | 第44-46页 |
| 四、总结与反思 | 第46-50页 |
| (一)总结 | 第46-48页 |
| (二)反思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 | 第54-58页 |
|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情况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