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保险合同“不赔条款”概念的提出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提出“不赔条款”概念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一、“不赔条款”的含义 | 第14页 |
二、“不赔条款”与“免责条款”的混淆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不赔条款的产生以及对其监管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一、“不赔条款”的历史渊源 | 第15页 |
二、对“不赔条款”监管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我国不赔条款法律效力概况 | 第16-17页 |
一、无效条款 | 第16-17页 |
二、可撤销条款 | 第17页 |
三、不生效条款 | 第17页 |
四、生效条款 | 第17页 |
第四节 对不赔条款监管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一、自由主义复兴 | 第17-18页 |
二、行业示范条款为主,对创新型条款审核为辅的引导模式 | 第18页 |
三、对不同类型保险中不赔条款差异化监管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完全不赔条款的效力分析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相关原因不赔条款 | 第19-20页 |
一、相关原因不赔条款的内容 | 第19页 |
二、相关原因不赔条款的效力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相关标的不赔条款 | 第20-22页 |
一、出现在保险合同的责任免除章节的相关标的不赔条款 | 第20页 |
二、出现在保险标的章节的相关标的不赔条款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相关情形不赔条款 | 第22-27页 |
一、未履行法定义务不赔条款 | 第22页 |
二、未履行其他保证义务不赔条款 | 第22-23页 |
三、存在违法行为不赔条款 | 第23页 |
四、存在违规行为不赔条款 | 第23-25页 |
五、其他情形不赔条款 | 第25页 |
六、对因果关系的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其他类型不赔条款的效力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赔偿额限制条款 | 第27-31页 |
一、按责任比例赔付条款 | 第27页 |
二、伤残赔偿标准条款 | 第27-28页 |
三、间接损失不赔条款 | 第28-29页 |
四、其他保险合同先赔条款 | 第29页 |
五、非法定责任不赔条款 | 第29-31页 |
六、免赔额、免赔率条款 | 第31页 |
第二节 间接不赔条款 | 第31-34页 |
一、责任险中限制第三人范围的条款 | 第31-32页 |
二、保单中的释义、注释 | 第32-33页 |
三、保险责任范围外的内容列举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不赔条款效力认定的原则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分清无效条款与不生效条款的原则 | 第34页 |
一、无效条款与不生效条款的混淆 | 第34页 |
二、混淆相关法律关系的负面影响 | 第34页 |
第二节 合理期待原则 | 第34-35页 |
一、合理期待原则的含义 | 第34-35页 |
二、我国法律与合理期待原则的运用 | 第35页 |
第三节 不利解释原则 | 第35-37页 |
一、不利解释原则的法律规定 | 第35-36页 |
二、不利解释原则中“通常理解”的解析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合理履行提示、明确说明义务的原则 | 第37-40页 |
一、司法实践对合理履行提示、明确说明义务的判定 | 第37-39页 |
二、对修改提示、明确说明义务规定的建议 | 第39-40页 |
第五节 考虑公共利益的原则 | 第40-41页 |
一、公共利益主体的范围 | 第40-41页 |
二、监管机构对公共利益的考虑 | 第41页 |
第六节 区分金融消费者与非金融消费者原则 | 第41-43页 |
一、区分金融消费者与非金融消费者的理由 | 第41-42页 |
二、当前法律框架内的适用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