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5页 |
(四) 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一、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三) 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20-23页 |
二、新时期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 总量和趋势 | 第24-26页 |
(二) 类型和结构 | 第26-28页 |
(三) 风险影响程度 | 第28页 |
三、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成因 | 第28-38页 |
(一) 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思想原因 | 第28-32页 |
1. 国企廉政风险的个人价值观基础 | 第28-29页 |
2. 国企廉政风险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根源 | 第29-30页 |
3. 国企廉政风险的社会意识基础 | 第30-32页 |
(二) 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经济原因 | 第32-34页 |
1. 国企廉政风险的根本矛盾 | 第32页 |
2. 国企廉政风险的利益环节 | 第32-34页 |
(三) 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制度机制原因 | 第34-36页 |
1. 国企廉政监督责任不力 | 第34页 |
2. 国企党组织廉政责任制建设滞后 | 第34-36页 |
3. 国企党委的主体责任不充分 | 第36页 |
(四) 国企党风廉政风险产生的内外部条件 | 第36-38页 |
1. 国企廉政风险产生的内部条件 | 第36-37页 |
2. 国企廉政风险产生的外部条件 | 第37-38页 |
四、新时期国企党风廉政风险的防控 | 第38-49页 |
(一) 确立党委在廉政风险防控的领导地位 | 第38-39页 |
(二) 国企廉政意识教育常抓不懈 | 第39-40页 |
1. 做实国企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2. 加强国企全体职工意识形态教育 | 第40页 |
(三) 完善国企风险监管制度 | 第40-44页 |
1. 建立风险导向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第40-41页 |
2. 强化问题导向的国企纪律监察机制 | 第41-43页 |
3. 完善内控管理等资本市场约束制度 | 第43-44页 |
(四) 用现代监督技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 第44-46页 |
1. 发挥信息透明的防腐剂作用 | 第44页 |
2. 发挥现代监督技术的防腐作用 | 第44-46页 |
(五) 发挥群众的主体责任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