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宽厚板连铸坯热跟踪模型开发与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连铸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1-12页
    1.2 凝固传热过程数值模拟的概述第12-15页
        1.2.1 模拟的概念第12-13页
        1.2.2 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发展第13-15页
    1.3 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影响因素第15-19页
        1.3.1 边界条件的研究第15-16页
        1.3.2 物性参数的研究第16-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连铸坯凝固传热宏-微观耦合计算模型第21-51页
    2.1 微观凝固模型和物性参数的研究第21-35页
        2.1.1 微观凝固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2.1.2 模型计算流程第26-27页
        2.1.3 凝固过程中相变化和偏析行为研究第27-29页
        2.1.4 高温物性参数的计算第29-33页
        2.1.5 模型的其他应用第33-35页
    2.2 板坯凝固传热宏微观耦合模型第35-49页
        2.2.1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6-39页
        2.2.2 二维传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第39-40页
        2.2.3 计算流程图第40-42页
        2.2.4 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2.2.5 与常规宏观凝固传热模型的对比第45-46页
        2.2.6 不同位置与宽面中心凝固关系的研究第46-49页
    2.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3章 连铸坯在线热跟踪模型第51-63页
    3.1 在线热跟踪模型第51-54页
        3.1.1 在线热跟踪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1.2 与耦合模型对比研究第53-54页
    3.2 工艺参数的影响第54-56页
        3.2.1 拉速对温度场的影响第54-55页
        3.2.2 冷却强度对温度场的影响第55-56页
    3.3 宏观偏析的影响第56-62页
        3.3.1 元素偏析检测第57-59页
        3.3.2 元素偏析影响的研究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在线热跟踪模型的应用和验证第63-71页
    4.1 在线热跟踪模型的应用第63-65页
    4.2 在线热跟踪模型的验证第65-69页
        4.2.1 射钉实验验证第65-68页
        4.2.2 红外线测温实验第68-69页
    4.3 本章小节第69-71页
第5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搅拌反应釜湿法提钒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连铸二冷区换热系数测试及配水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