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微生物性鱼病论文--细菌性鱼病论文

Hr基因和ilvB-1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嗜水气单胞菌概述第10页
    1.2 嗜水气单胞菌流行病学第10-11页
    1.3 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因子第11-13页
        1.3.1 毒力相关的分泌物质第11-12页
        1.3.2 致病相关的表面物质第12-13页
    1.4 细菌胞内存活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1 胞内存活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2 非胞内病原菌胞内存活的研究现状第14页
        1.4.3 胞内存活的机制第14-15页
        1.4.4 细菌胞内存活的可能影响因素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第16-18页
        1.5.1 研究内容与路线图第16-17页
        1.5.2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第2章 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突变库的构建、筛选和鉴定第18-32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试验用菌和鱼第18-19页
        2.1.2 主要试剂第19页
        2.1.3 主要仪器第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24页
        2.2.1 构建突变库第19-21页
        2.2.2 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缺陷突变株的筛选第21-22页
        2.2.3 PCR鉴定突变株第22-23页
        2.2.4 Southernblot第23页
        2.2.5 TAIL-PCR鉴定突变株DNA序列第23-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3.1 转化前后的pLOF/Km质粒提取第24-25页
        2.3.2 巨噬细胞的提取与分离第25页
        2.3.3 胞内存活突变株的筛选第25-26页
        2.3.4 Southernblot第26页
        2.3.5 突变基因序列结果第26-30页
    2.4 讨论第30-32页
第3章 嗜水气单胞菌HR和ILVB-1基因互补菌株的构建第32-43页
    3.1 材料第32-34页
        3.1.1 试验用菌和载体第32-33页
        3.1.2 主要试剂第33页
        3.1.3 主要仪器第33-34页
    3.2 试验方法第34-39页
        3.2.1 TA克隆第34-36页
        3.2.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37页
        3.2.3 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第37-38页
        3.2.4 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第38-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3.3.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39-40页
        3.3.2 重组质粒T-Hr和T-ilvB-1和pACYC184表达载体双酶切第40页
        3.3.3 菌液PCR验证和双酶切验证第40-41页
        3.3.4 Westernbloting第41页
    3.4 讨论第41-43页
第4章 HR和ILVB-1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中的功能研究第43-52页
    4.1 试验材料第43-44页
        4.1.1 试验菌株和鱼第43页
        4.1.2 主要试剂第43页
        4.1.3 主要仪器第43-44页
    4.2 试验方法第44-45页
        4.2.1 H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第44-45页
        4.2.2 ilvB-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第4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4.3.1 H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结果第45-47页
        4.3.2 ilvB-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结果第47-50页
    4.4 讨论第50-52页
第5章 小结与展望第52-53页
    5.1 小结第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鳗鲡Caspase6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下一篇:高温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相关SNP标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