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作技艺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2-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传统木作技艺概述 | 第21-37页 |
2.1 传统木作技艺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2.1.1 木作技艺的起源 | 第21-22页 |
2.1.2 木作技艺的发展 | 第22-23页 |
2.2 传统木作技艺的分类 | 第23-26页 |
2.2.1 大木作和小木作 | 第24-25页 |
2.2.2 方作和圆作 | 第25页 |
2.2.3 雕花装饰木作 | 第25-26页 |
2.3 传统木作技艺的工艺特点 | 第26-33页 |
2.3.1 用材选择 | 第26页 |
2.3.2 工具使用 | 第26-30页 |
2.3.3 手法技艺 | 第30-33页 |
2.4 传统木作首饰探究 | 第33-36页 |
2.4.1 传统木作首饰简述 | 第33-34页 |
2.4.2 传统木作首饰技艺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现代首饰探析 | 第37-64页 |
3.1 现代首饰分类 | 第37页 |
3.2 现代首饰设计趋势 | 第37-49页 |
3.2.1 男性市场渐热 | 第38页 |
3.2.2 佩戴方式革新 | 第38-39页 |
3.2.3 材质打破局限 | 第39-41页 |
3.2.4 工艺手段创新 | 第41-43页 |
3.2.5 设计元素多元 | 第43-47页 |
3.2.6 功能途径提升 | 第47-49页 |
3.3 现代首饰现状分析与需求 | 第49-63页 |
3.3.1 现代首饰设计观念 | 第49-50页 |
3.3.2 现代首饰市场分析 | 第50-54页 |
3.3.3 传统木艺在现代首饰中的表现形式 | 第54-60页 |
3.3.4 现代首饰设计需求结构分析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对传统木艺的现代价值思考与提炼 | 第64-77页 |
4.1 对传统木艺现代价值的思考 | 第64-66页 |
4.1.1 传统技艺与艺术的区别 | 第64页 |
4.1.2 文化与创意的差异 | 第64-65页 |
4.1.3 高附加价值商品需要原创性 | 第65页 |
4.1.4 设计师与设计本身的平衡 | 第65-66页 |
4.1.5 小结 | 第66页 |
4.2 传统木作技艺设计价值提炼 | 第66-73页 |
4.2.1 审美价值 | 第66-70页 |
4.2.2 市场经济价值 | 第70-71页 |
4.2.3 文化与历史价值 | 第71-72页 |
4.2.4 现代设计价值 | 第72-73页 |
4.3 传统木作技艺思想价值提炼 | 第73-76页 |
4.3.1 传统造物观念简析 | 第73-74页 |
4.3.2 传统木作技艺中的思想 | 第74-75页 |
4.3.3 现代首饰设计与传统思想观念的融合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现代首饰设计与传统木艺的新应用探究 | 第77-82页 |
5.1 现代首饰设计方法新思路 | 第77-79页 |
5.1.1 材质的创新 | 第77-78页 |
5.1.2 加工技艺的创新 | 第78页 |
5.1.3 结构的创新 | 第78-79页 |
5.1.4 精神传达的创新 | 第79页 |
5.1.5 距离的创新 | 第79页 |
5.2 传统木作技艺传承新思路 | 第79-81页 |
5.2.1 重振与修复 | 第79-80页 |
5.2.2 宣传与保护 | 第80-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对研究的总结 | 第82-83页 |
6.1.1 研究成果 | 第82页 |
6.1.2 研究局限 | 第82-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