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3 文献小结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小额信贷 | 第16页 |
2.1.2 微型金融 | 第16-17页 |
2.1.3 普惠金融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金融深化理论 | 第18页 |
2.2.2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2.2.3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9页 |
2.2.4 非正规金融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现状 | 第21-26页 |
3.1 F银行山西省分行概况 | 第21页 |
3.2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概况 | 第21-22页 |
3.3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22-26页 |
3.3.1 内部控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3.3.2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3.3.3 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第24页 |
3.3.4 外部环境问题 | 第24-26页 |
第四章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 第26-36页 |
4.1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第26-30页 |
4.1.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4.1.2 经济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4.1.3 社会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4.1.4 技术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4.2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 第30-34页 |
4.2.1 客户需求力量分析 | 第30-32页 |
4.2.2 供应商力量分析 | 第32页 |
4.2.3 现有竞争者分析 | 第32-33页 |
4.2.4 潜在竞争者分析 | 第33页 |
4.2.5 潜在替代威胁分析 | 第33-34页 |
4.3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第34-36页 |
4.3.1 优势分析 | 第34页 |
4.3.2 劣势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第36-43页 |
5.1 战略分析 | 第36-41页 |
5.1.1 EFE及IFE矩阵分析 | 第36-38页 |
5.1.2 SWOT分析 | 第38-39页 |
5.1.3 QSPM矩阵分析 | 第39-41页 |
5.2 战略定位 | 第41-43页 |
5.2.1 竞争战略分析 | 第41-42页 |
5.2.2 战略选择 | 第42-43页 |
第六章 F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战略实施策略 | 第43-47页 |
6.1 强化传统核心业务,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 第43-44页 |
6.1.1 进一步做强零售信贷核心业务 | 第43页 |
6.1.2 推进城市业务发展 | 第43-44页 |
6.2 以互联网思维构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打破二元结构制肘 | 第44-45页 |
6.2.1 机构下沉广铺网络,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 第44页 |
6.2.2 推动应用互联网技术,延伸金融服务半径 | 第44页 |
6.2.3 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农村信用市场 | 第44-45页 |
6.3 以平台战略重组现有组织架构 | 第45-47页 |
6.3.1 创设互联网金融事业部 | 第45页 |
6.3.2 重构渠道体系 | 第45页 |
6.3.3 重塑客户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6.3.4 组建强大的数据技术团队 | 第46-4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7.1 结论 | 第47页 |
7.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