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一.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 | 第13-15页 |
| (一)理想子女数 | 第13-14页 |
| (二)性别偏好 | 第14页 |
| (三)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 二.生育意愿的阶层差异 | 第15-17页 |
| (一)社会经济地位 | 第15-16页 |
| (二)社会经济地位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第16-17页 |
| 三.文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第17页 |
| 四.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9-28页 |
| 一.核心概念 | 第19页 |
| (一)生育意愿 | 第19页 |
| (二)生育行为 | 第19页 |
| 二.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三.理论视角 | 第19-22页 |
| (一)生育行为的理性选择 | 第20-21页 |
| (二)单系继替的生育制度 | 第21-22页 |
| 四.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 五.研究假设 | 第24页 |
| 六.数据与变量 | 第24-27页 |
| (一)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 (二)变量测量 | 第25-27页 |
| 七.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意愿与行为的概况及比较 | 第28-33页 |
| 一.理想子女数以二孩为主,多子女意愿略有提升 | 第28-29页 |
| 二.多子女比例上升,理想子女数得到更高满足 | 第29-31页 |
| 三.性别偏好增强,潜藏生育空间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谁生了二孩? | 第33-45页 |
| 一.不同群体已有子女数的描述分析 | 第33-40页 |
| (一)个人特征差异 | 第33-35页 |
| (二)社会经济地位和养老观念差异 | 第35-40页 |
| 二.生育行为的回归分析及解释 | 第40-45页 |
| (一)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 第41-43页 |
| (二)性别意识倾向与养老观念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 第43页 |
| (三)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谁还愿意生二孩? | 第45-56页 |
| 一.理想子女数的描述性分析 | 第45-50页 |
| (一)个人特征差异 | 第45-47页 |
| (二)社会经济地位与养老观念差异 | 第47-50页 |
| 二.理想子女数的回归分析与解释 | 第50-52页 |
| 三.性别偏好的影响因素 | 第52-55页 |
| 四.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七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对策建议 | 第56-65页 |
| 一.结论 | 第56-59页 |
| (一)子女数和多子女意愿略有上升,二孩意愿为主流 | 第56页 |
| (二)“越穷越生”的生育现状 | 第56-57页 |
| (三)“多富多子”的生育意愿 | 第57-58页 |
| (四)传统文化观念对生育行为与理想子女数具有显著影响 | 第58页 |
| (五)性别偏好主要受教育程度与传统观念影响 | 第58-59页 |
| 二.讨论 | 第59-61页 |
| (一)政策调整对生育是否还有影响? | 第59-60页 |
| (二)“了不起的房子” | 第60页 |
| (三)养老主要靠子女,为何不愿生二孩? | 第60-61页 |
| 三.对策与建议 | 第61-63页 |
| (一)针对有二孩意愿的目标群体,进行政策扶持 | 第61-62页 |
| (二)完善社会保障,降低生育成本 | 第62-63页 |
| (三)倡导性别平等,烘托家庭氛围 | 第63页 |
| 四.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3-65页 |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63-64页 |
|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