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式电涡流传感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电涡流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1 电涡流传感器的优点 | 第14-15页 |
1.3.2 电涡流传感器的缺点 | 第15页 |
1.3.3 电涡流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电涡流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应用 | 第18-27页 |
2.1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8-21页 |
2.1.1 电涡流传感器测距原理 | 第18-19页 |
2.1.2 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结构 | 第19页 |
2.1.3 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与阻抗特性 | 第19-21页 |
2.2 测量电路 | 第21-23页 |
2.2.1 恒定频率调幅电路 | 第21-22页 |
2.2.2 变频调幅电路 | 第22页 |
2.2.3 调频电路 | 第22-23页 |
2.2.4 电桥电路 | 第23页 |
2.3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 第23-26页 |
2.3.1 位移测量 | 第24页 |
2.3.2 振动测量 | 第24-25页 |
2.3.3 转速测量 | 第25页 |
2.3.4 厚度测量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屏蔽式电涡流传感器数学模型分析与实验研究 | 第27-44页 |
3.1 屏蔽式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 | 第27页 |
3.2 激励线圈交流阻抗分析 | 第27-30页 |
3.2.1 激励线圈交流电阻 | 第28-30页 |
3.2.2 激励线圈电感系数 | 第30页 |
3.3 被测体涡流环模型 | 第30-34页 |
3.3.1 被测材料中电涡流分布规律 | 第31-32页 |
3.3.2 被测材料中电涡流分布均匀化 | 第32-33页 |
3.3.3 等效涡流环电阻和电感计算 | 第33-34页 |
3.4 激励线圈与涡流计算环耦合模型 | 第34-38页 |
3.4.1 互感 | 第34-35页 |
3.4.2 两同轴圆电流圈互感计算 | 第35-36页 |
3.4.3 激励线圈与涡流环互感模型 | 第36-37页 |
3.4.4 线圈等效阻抗计算 | 第37-38页 |
3.5 理论计算与实验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3.6 理论模型修正与实验验证 | 第40-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屏蔽式电涡流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分析 | 第44-62页 |
4.1 线圈几何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传感器结构优化方法及理论分析 | 第46-50页 |
4.2.1 建立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第47-48页 |
4.2.2 参数选择与约束简化 | 第48-50页 |
4.2.3 计算方法 | 第50页 |
4.3 传感器结构优化实验 | 第50-54页 |
4.3.1 实验方案 | 第51-52页 |
4.3.2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 第52-54页 |
4.4 传感器线圈线径优化 | 第54-59页 |
4.4.1 传感器温漂实验 | 第54-55页 |
4.4.2 传感器温漂实验结果分析及线径优化选择 | 第55-59页 |
4.5 传感器激励信号频率选择 | 第59-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屏蔽式电涡流传感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62-75页 |
5.1 测量电路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5.2 振荡器 | 第63-65页 |
5.3 放大电路 | 第65-66页 |
5.4 检波滤波电路 | 第66-68页 |
5.4.1 检波器 | 第66-67页 |
5.4.2 滤波器 | 第67-68页 |
5.5 非线性补偿电路 | 第68-70页 |
5.6 传感器电路仿真实验 | 第70-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