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镜龙纹纹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2 中国古代铜镜龙的文化渊源研究 | 第12-18页 |
2.1 铜镜龙的形象来源 | 第12-15页 |
2.1.1 龙的传说起源 | 第12页 |
2.1.2 早期龙的形态 | 第12-15页 |
2.1.3 龙形图腾 | 第15页 |
2.2 铜镜龙文化的特征 | 第15-18页 |
2.2.1 宗教文化 | 第15-16页 |
2.2.2 民间文化 | 第16页 |
2.2.3 皇权象征 | 第16-17页 |
2.2.4 吉祥寓意 | 第17-18页 |
3 历代铜镜龙的造型元素研究 | 第18-42页 |
3.1 铜镜的起源和初级阶段 | 第18-19页 |
3.1.1 以水为镜 | 第18页 |
3.1.2 齐家文化和商周铜镜 | 第18-19页 |
3.2 战国时期青铜器 | 第19-22页 |
3.2.1 战国青铜器尊盘和透空铜镜历史背景 | 第19-20页 |
3.2.2 青铜器尊盘与透空铜镜的异同性 | 第20-22页 |
3.2.2.1 龙纹载体的共性 | 第20-21页 |
3.2.2.2 龙纹载体的异性 | 第21-22页 |
3.3 春秋战国龙纹纹饰铜镜 | 第22-31页 |
3.3.1 蟠螭纹 | 第23-25页 |
3.3.2 三龙纹、夔龙纹和龙凤纹 | 第25-31页 |
3.4 两汉龙纹纹饰铜镜 | 第31-34页 |
3.4.1 蟠螭纹和四龙纹 | 第31-32页 |
3.4.2 龙凤纹、龙虎纹和夔龙纹 | 第32-34页 |
3.5 隋唐铜镜龙纹纹饰铜镜 | 第34-36页 |
3.5.1 单龙纹 | 第34-35页 |
3.5.2 云龙纹和双龙纹 | 第35-36页 |
3.6 宋辽金代铜镜龙纹纹饰铜镜 | 第36-39页 |
3.7 元明清代铜镜龙纹纹饰铜镜 | 第39-42页 |
4 铜镜龙纹构图和组合形式 | 第42-50页 |
4.1 构图形式 | 第42-45页 |
4.1.1 适合式构图 | 第42-43页 |
4.1.2 边缘式构图 | 第43页 |
4.1.3 背景式构图 | 第43-44页 |
4.1.4 单独式构图 | 第44页 |
4.1.5 连续式构图 | 第44-45页 |
4.2 组合形式 | 第45-50页 |
4.2.1 对称式 | 第45页 |
4.2.2 均衡式 | 第45-46页 |
4.2.3 二方连续 | 第46页 |
4.2.4 四方连续 | 第46-50页 |
5.设计实践 | 第50-66页 |
5.1 设计灵感 | 第50-51页 |
5.2 龙纹系列的图形创意方法 | 第51-52页 |
5.2.1 逻辑思维创意法 | 第51页 |
5.2.2 形象思维创意法和直觉思维创意法 | 第51-52页 |
5.3 龙纹设计步骤 | 第52-66页 |
6.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