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企业绩效评价 | 第19页 |
2.1.2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第19页 |
2.1.3 经济增加值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2.2 价值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3 财务绩效主要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2.3.1 杜邦分析法 | 第21-22页 |
2.3.2 平衡计分卡 | 第22页 |
2.3.3 经济增加值 | 第22-23页 |
2.3.4 三种方法比较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以岭药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概况 | 第25-35页 |
3.1 以岭药业简介 | 第25-30页 |
3.1.1 以岭药业概况 | 第25页 |
3.1.2 业务范围 | 第25-28页 |
3.1.3 经营环境 | 第28-30页 |
3.2 以岭药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 第30-33页 |
3.2.1 现行财务指标的绩效表现 | 第30-32页 |
3.2.2 以岭药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3 基于修正EVA的以岭药业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修正EVA的以岭药业财务绩效评价设计 | 第35-41页 |
4.1 评价目标 | 第35页 |
4.2 评价原则 | 第35-36页 |
4.2.1 目标性原则 | 第35页 |
4.2.2 重要性原则 | 第35页 |
4.2.3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5-36页 |
4.2.4 针对性原则 | 第36页 |
4.3 评价内容 | 第36-37页 |
4.3.1 财务绩效评价框架 | 第36页 |
4.3.2 修正EVA计算原理 | 第36-37页 |
4.4 以岭药业修正EVA调整事项 | 第37-39页 |
4.4.1 调整项目原则 | 第37-38页 |
4.4.2 具体调整事项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基于修正EVA的以岭药业财务绩效评价的应用 | 第41-50页 |
5.1 以岭药业修正EVA测算 | 第41-45页 |
5.1.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 第41页 |
5.1.2 资本总额的计算 | 第41-42页 |
5.1.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 | 第42-45页 |
5.1.4 修正EVA测算 | 第45页 |
5.2 以岭药业修正EVA与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5.2.1 修正EVA指标与净利润对比 | 第45-47页 |
5.2.2 修正EVA回报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 第47-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修正EVA应用的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第50-55页 |
6.1 预期效果 | 第50-53页 |
6.1.1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50页 |
6.1.2 有助于科学反映以岭药业的经营成果 | 第50-52页 |
6.1.3 引导以岭药业财务绩效衡量标准趋同 | 第52页 |
6.1.4 促进以岭药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提升 | 第52-53页 |
6.2 保障措施 | 第53-54页 |
6.2.1 加强管理层重视程度 | 第53页 |
6.2.2 开展员工培训 | 第53页 |
6.2.3 重视EVA理念的宣传 | 第53-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