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S/GPS双差融合误差特性分析及建模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2-13页 |
2 BDS/GPS基本理论 | 第13-25页 |
2.1 卫星系统简介 | 第13-16页 |
2.1.1 BDS | 第13-14页 |
2.1.2 GPS | 第14-16页 |
2.2 时间系统 | 第16-18页 |
2.2.1 时间系统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时间系统的转换 | 第17-18页 |
2.3 坐标系统 | 第18-22页 |
2.3.1 坐标系统的分类 | 第18-20页 |
2.3.2 坐标系的转换 | 第20-22页 |
2.4 计算卫星轨道 | 第22-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3 BDS/GPS观测量及误差 | 第25-45页 |
3.1 BDS/GPS基本观测量 | 第25-26页 |
3.1.1 伪距观测值 | 第25-26页 |
3.1.2 载波相位观测值 | 第26页 |
3.2 BDS/GPS组合观测量及其特性 | 第26-29页 |
3.2.1 非差组合观测量 | 第26-28页 |
3.2.2 差分组合观测量 | 第28-29页 |
3.3 BDS/GPS各类误差分析 | 第29-44页 |
3.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第30-36页 |
3.3.2 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 第36-41页 |
3.3.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第41-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4 观测方程及MW组合分析 | 第45-59页 |
4.1 BDS/GPS观测方程 | 第45-47页 |
4.2 BDS/GPS的MW组合值分析 | 第47-58页 |
4.2.1 非差 | 第47-50页 |
4.2.2 星间单差 | 第50-52页 |
4.2.3 站间单差 | 第52-57页 |
4.2.4 星站间双差 | 第57-58页 |
4.3 小结 | 第58-59页 |
5 误差建模改正 | 第59-68页 |
5.1 BDS接收机钟差改正 | 第59-61页 |
5.2 BDS偏差改正 | 第61-65页 |
5.3 软件模块功能 | 第65页 |
5.4 软件设计 | 第65-67页 |
5.5 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