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8-27页 |
1.1 β-咔啉类生物碱药理学活性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1.1 β-咔啉类生物碱概述 | 第8页 |
1.1.2 β-咔啉类生物碱抗肿瘤活性 | 第8-10页 |
1.1.2.1 DNA嵌合作用 | 第8-9页 |
1.1.2.2 抑制拓扑异构酶 | 第9页 |
1.1.2.3 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的活性 | 第9页 |
1.1.2.4 抑制纺锤体驱动蛋白(KSP)的活性 | 第9-10页 |
1.1.2.5 抑制IκB激酶复合物(IKK)的活性 | 第10页 |
1.1.2.6 其他 | 第10页 |
1.1.3 神经药理学作用 | 第10页 |
1.1.4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 第10-11页 |
1.1.5 抗炎活性 | 第11页 |
1.1.6 抗病毒活性 | 第11页 |
1.1.7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 | 第11页 |
1.1.8 改善胆碱神经传递 | 第11-12页 |
1.1.9 其他活性 | 第12页 |
1.2 CDKs与细胞周期调控 | 第12-15页 |
1.2.1 细胞周期 | 第12页 |
1.2.2 Cyclins-CDKs-CKIs细胞周期网络调控系统 | 第12-15页 |
1.2.2.1 CDKs, cyclins,CKI | 第12-13页 |
1.2.2.2 细胞周期调控 | 第13页 |
1.2.2.3 G1/S期检查点的调控机制 | 第13-15页 |
1.2.2.4 cyclinD1,CDK4异常与肿瘤的发生 | 第15页 |
1.3 CDK4特异性抑制剂fascaplysin的研究概况 | 第15-25页 |
1.3.1 Fascaplysin的概况 | 第15-16页 |
1.3.2 Fascaplysin的合成 | 第16-18页 |
1.3.3 Fascaplysin的细胞毒作用 | 第18-20页 |
1.3.4 Fascaplysin对CDK4抑制活性 | 第20-22页 |
1.3.5 Fascaplysin的毒副作用 | 第22页 |
1.3.6 Fascaplysin结构改造 | 第22-25页 |
1.3.6.1 平面结构的Fascaplysin衍生物 | 第22-23页 |
1.3.6.2. 非平面结构的Fascaplysin衍生物 | 第23-25页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25-2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Fascaplysin衍生物的结构与合成路线设计 | 第27-32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Fascaplysin衍生物的设计 | 第28-30页 |
2.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2.3 目标化合物的反合成分析 | 第30-32页 |
2.3.1 目标化合物a1-a5的反合成分析 | 第30-31页 |
2.3.2 目标化合物b-b9和c1-c8的反合成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2-45页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2页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45页 |
3.2.1 目标化合物a1-a5的合成 | 第32-38页 |
3.2.1.1 中间体β-咔啉-1-羧酸甲酯的合成 | 第32-34页 |
3.2.1.2 目标化合物a1-a5的合成 | 第34-38页 |
3.2.2 目标化合物b1-b9的合成通法 | 第38-42页 |
3.2.3 目标化合物c1-c8的合成通法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体外药理活性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 | 第45-54页 |
4.1 体外细胞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45页 |
4.1.1 实验细胞组 | 第45页 |
4.1.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5页 |
4.2 体外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5-47页 |
4.2.1 实验原理 | 第45页 |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5-47页 |
4.3 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活性 | 第47-49页 |
4.3.1 实验原理 | 第47页 |
4.3.2 预实验 | 第47-48页 |
4.3.3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测定 | 第48-49页 |
4.4 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4.4.1 目标化合物数据处理结果 | 第49-51页 |
4.4.2 结果讨论 | 第51-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附图 | 第65-9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