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集群系统上基于入侵式杂草算法的任务调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异构集群环境下任务调度概述 | 第17-28页 |
2.1 异构集群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2.2 基于DAG的任务调度 | 第18-21页 |
2.2.1 任务调度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异构集群系统模型 | 第18-19页 |
2.2.3 DAG任务模型 | 第19-20页 |
2.2.4 任务调度模型 | 第20-21页 |
2.3 HEFT算法简介 | 第21-24页 |
2.3.1 任务选择阶段 | 第21-22页 |
2.3.2 处理器映射阶段 | 第22-24页 |
2.4 IWO算法简介 | 第24-27页 |
2.4.1 IWO的基本步骤 | 第24-25页 |
2.4.2 初始化种群 | 第25页 |
2.4.3 繁殖 | 第25页 |
2.4.4 空间散布 | 第25-27页 |
2.4.5 竞争性生存 | 第27页 |
2.5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IWO的任务调度算法 | 第28-48页 |
3.1 编码方法及适应度计算 | 第28-29页 |
3.1.1 编码方法 | 第28-29页 |
3.1.2 适应度函数 | 第29页 |
3.2 IWOTS算法 | 第29-41页 |
3.2.1 种群初始化 | 第29-32页 |
3.2.2 繁殖和空间散布 | 第32-40页 |
3.2.3 竞争性剔除 | 第40-41页 |
3.2.4 结束条件 | 第41页 |
3.3 实验与分析 | 第41-47页 |
3.3.1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3.3.2 真实的任务调度问题 | 第43-45页 |
3.3.3 随机的DAG任务图例 | 第45-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预防早熟的IWOAP算法 | 第48-61页 |
4.1 衰老机制及IWOAP算法的框架 | 第48-49页 |
4.1.1 IWOAP的基本框架 | 第48-49页 |
4.1.2 个体衰老机制 | 第49页 |
4.2 改进的繁殖和空间散布 | 第49-53页 |
4.2.1 改进子代数目的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4.2.2 空间散布公式的改进 | 第50-53页 |
4.3 改进的竞争性剔除 | 第53-57页 |
4.3.1 浓度控制策略 | 第53-55页 |
4.3.2 除草剂策略 | 第55-57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57-60页 |
4.4.1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 第58页 |
4.4.2 不同处理机数量下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4.4.3 不同任务规模下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4.5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69页 |